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未来空域窗射击体制相对集火射击体制,提高了对机动目标的拦截概率,能够对付有限机动目标,然而依然难以对付具有高度机动能力的目标,尤其是有人驾驶飞机,如果在射弹飞行时间内进行拐弯、爬升、俯冲等强机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目标的拦截概率,提出了多空域窗射击体制,即在传统火控系统中增加目标实时态势估计模块,实时预测目标在射弹飞行时间内的可能机动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多个未来空域窗射击.  相似文献   
22.
我国外部安全威胁与内部安全隐患、现实安全挑战与潜在安全风险、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并存、相互影响,特别是恐怖威胁、重大自然灾害、战略通道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呈上升趋势,形势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23.
配合渡海登陆作战部队或单独执行渡海登陆作战任务以及参加支援渡海登陆作战勤务保障,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沿海民兵参战支前的主要任务。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于战场环境、作战力量运用和作战方式方法等战争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沿海民兵参战支前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
任志强 《国防》2002,(6):39-40
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我国民兵参战支前的能力和新的军事斗争任务来分析,民兵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可能担负的参战支前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配合作战 所谓配合作战,即在统一的部署和指挥下,民兵作为战役、战斗行动的组成部分,以自己的作战行动来配合、支援军队的作战行动。可担负以下四项任务:一是翼侧掩护。在部队的翼侧和  相似文献   
25.
李明让 《国防》2002,(3):55-56
未来城市防空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牵涉到城市的方方面面,而且与其他防空袭作战样式和行动紧密相连、融为一体,需要把握的问题很多。从城市防空作战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来看,当前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把要害目标防护与维护城市稳定统一起来,在确保要害目标安全的同时,保证城市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看,  相似文献   
26.
钱树根 《国防》2002,(1):4-7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肩负着保卫  相似文献   
27.
王辉 《国防科技》2002,(4):64-6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起,一大批高技术群体骤然出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微电子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大量的信息化武器装备进入战场,使战场的面貌日新月异,由原来的陆、海、空单一独立的战场,发展成为陆、海、空、天、电五位一体的多维化战场。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高技术战场面貌将又呈现那些高技术特色呢?  相似文献   
28.
激光测距机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激光测距机的工作原理、国外激光测机的发展现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工艺在KD-I型SiC纤维表面制备了SiC涂层,选择2h、4h、6h和8h四个时间点研究了沉积时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CVD SiC涂层的SiC纤维较无涂层的纤维来说强度有所下降;在所研究的沉积时间范围内,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涂层的厚度有所增加,涂层由不连续的岛状转变为连续层状,纤维的单丝强度出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大规模代谢网络分解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大规模分子相互作用数据的不断涌现,生物学网络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得到重视.代谢网络处于生物体的功能执行阶段,其结构组成方式不仅反映了生物体的功能构成,也直接影响代谢工程中的途径分析和研究.作为代谢网络研究的重要环节,实现网络的合理分解不仅对于基因组范围内分子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代谢工程的途径分析和优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在回顾代谢网络宏观结构和拓扑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分解方法的深入分析,指出缺乏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模型评估准则是目前网络分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今后的研究趋势在于如何整合更多的信息和发展更先进的分析方法,建立更合理的模型,并进一步拓展网络分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