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继造出世界上最快的水面舰艇和下潜最深的潜艇后,最近,俄罗斯又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登陆艇——ZUBR级气垫船,这使得俄罗斯海军在走出低谷之时,又增添了引以自豪的荣耀。  相似文献   
282.
《当代海军》2004,(6):45-46
澳海军共建有6艘“科林斯”级潜艇。首艇“科林斯”号于1996年服役,另有4艘分别在1998-2000年间服役,最后一艘“兰金”号于2001年11月26日下水。2003年3月交付澳海军。  相似文献   
283.
胡宝良 《国防》2004,(5):61-62
1982年10月,我国决定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此次试验,作为我军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陈金龙被选为舰载直升机机长,率机组人员随海军舰艇编队远航,执行末区航测弹着点任务。  相似文献   
284.
在介绍迷惑式干扰概念及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从导弹的末制导雷达搜索范围的角度,研究了迷惑式干扰假目标如何布设的问题,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85.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以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为己任,秉承"权威性、政策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性与实  相似文献   
286.
将SAR成像末制导划分为4个阶段,建立了交接班问题的弹目几何模型,分析了交接班满足的2个条件,即目标被可靠检测和成像斜视角要求;设计了成像交接班转弯弹道,分析了导弹横向机动加速度和预置的成像前置角对交接班耗用时间的影响;采用三维制导律研究了SAR成像到前向打击的交接班,分析了SAR成像时间对总制导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设置成像斜视角,提高聚束SAR成像的检测概率,增大交接班时导弹横向加速度,可有效提高成像交接班成功率;SAR成像时间越长,对目标识别越有利,同时也使末端攻击弹道曲率越大,SAR末制导总的攻击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87.
2005年1月3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其年度构想,即《2005年指南》,这是美海军的一份战略性文件。《指南》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非常明确,以继续打赢反恐战争为基础,以关注海军部队转型为己任,通过扩大新的作战任务领域,特别是在弹道导弹防御(BMD)和增加试验方面,加大力度,并以此来缩小过去一年来存在的作战能力方面的缺口和失误。《指南》的总要求是,加快海军的改进速度和对战争的敏捷性。改装“宙斯盾” 2004年,美国海军首次完成了弹道导弹的舰载设备监视和跟踪试验,以此进一步配合美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288.
台湾向美国采购的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今年底将交付第一艘给台海军,第二艘于明年交付,后两艘将于2007年前交付。美国“基德”级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8300吨,航速33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舰上配有2座MK 141四联装“鱼叉”导弹发射架;2座MK 10双联装导弹发射架,可以发射“标准”、“小猎犬”、“阿斯洛克”导弹,带弹68枚;反潜武器为2座MK  相似文献   
289.
随着装备、体系的不断进步,未来战争呈现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趋势,空地协同联合作战成为主流,战术级空域管控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传统空域管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战术级空中"红绿灯"空域管控技术.通过对空域切分、"空中"红绿灯运转流程以及系统防碰撞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战术级空域管控方法.提高空域利用率、时效性的同时,为我军进行战场空域管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0.
微光栅加速度计凭借着极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输出精度。为优化其温度特性,提出了一种两级内外温控系统。通过介绍微光栅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和MEMS敏感芯片的温度特性对其造成的影响。针对加速度计设计了温控电路,对其搭载两级内外温控系统,使其工作温度保持恒定,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温控系统下,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2℃。对于加速度计的噪声性能而言,在0.01~10 Hz频段,相较于未加温控系统的加速度计,整体信噪比提高了20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