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西省交口县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11年以来,交口县人武部以迁建新址为契机,通过学法规、严纪律发、严养成、严管理、严规范,在正规化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们以良好的军人军姿、优良的工作作风、井然的办公秩序诠释了老红军的光荣传统,成  相似文献   
62.
王怀平  谢兵 《华北民兵》2013,(12):38-38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地处吕梁山脉中段西麓,这是一片孕育革命火种的热土。红军东征时期,两次辗转中阳,在这里发生了较有影响的"关上歼灭战",开启了红军东征的第一大胜仗。几年来,中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武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自乔晓峰任中阳县县长、武委会主任以来,倾心支持武装工作,努力在管武装、解难题、练精兵上求突破,不断推动该县武装工作和经济建设创新发展。管武装,当好"武主任""抓好武装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和使命,中阳县武装工作搞不好,就是我这‘武主任’的失职!"  相似文献   
63.
马学棠 《政工学刊》2013,(10):71-71
红军建立初期,通讯方式和手段十分落后,只能靠通讯员传送命令,报告敌情,效率极低,时常会贻误战机。红军领导人都特别希望能尽快建立红军电台,成立自己的电台组织。  相似文献   
64.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人民解放军纪律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显著标志之一,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人民群众和正确对待俘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从1927年建军之初提出到1 931年秋基本定型,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从历史文献中清晰了解和感悟这一过程,无疑能为加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5.
这是一支具有红军血脉的正义之师,她诞生于南昌起义、平江起义、赣东北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等历史时期,走过了漫长而峥嵘的岁月;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胜利之师,战争年代,南征北战,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朝鲜、越南北半部,转战17万余公里,  相似文献   
66.
四渡赤水决策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红军前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决策过程的研究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红军四次渡过赤水 ,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各有各的目标和各有各的决策过程 ,属于一个时间段内的多次作战行动 ,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 ;前后四次渡赤水的评价不能笼而统之一概而论 ,应该区别对待 ,实事求是 ;前三次与第四次渡赤水的指挥风格与作战样式截然不同 ,真正由毛泽东指挥并体现其风格和精髓的应该是第四次渡赤水 ;从第四次渡赤水起 ,毛泽东军事思想才真正成为红军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也真正成为红军的决策者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67.
1937年,由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写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出版,中国共产党真实情况首次向外界公布。这本书尽管读过多遍,但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最可贵之处是一位西方记者客观的叙述,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没有刻意拔高和贬低,没有带着傲慢与偏见,而是以一种平行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充满信仰和理想、青春和激情、乐观和勤  相似文献   
68.
中革军委机关报《红星》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级别最高、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军报.从1931年12月至1935年8月的近4年时间里,该报在推动军事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密切军民关系、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和促进后勤建设等5个方面对红军的全面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9.
2011年9月28日,"胜利曙光"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四川省阿坝地区松潘县班佑村举行。纪念碑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过草地中英勇  相似文献   
70.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赞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这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我想,这里的"红"字,并不简单地代表着红军或者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