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红军东征史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红一方面军发起的东征战役,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斗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扩大苏区,确立新的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党史界和军史界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存在不同的说法,作者依据相关史实资料,对此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力求还原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2.
无线电通信技术作为当时的"高科技"技术,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为了掌握这一技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高瞻远瞩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一技术在之后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力地保障红军作战的指挥与协同;保障苏区与中央、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的通信联络;侦听敌电、破译密码、获取敌情;抄收中外新闻、广播红色消息等等,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一、我在长征途中与启蒙老师张爱萍相见的前后经历 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后,接着又横扫了北至广元、昭化、平武,南至梓潼、盐亭、江油、彰明、北川等10余县城在内的川西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12个团,锋芒所向,威逼成都,对策应中央红军胜利地渡过金沙江、大渡河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94.
在江西省井冈山("冈",意指较低而平的山脊;"井",意指四面环山中间的平地,由上而下俯瞰似乎是井.井冈山主峰早已是一座荒废的山.井冈山是以当地的山冈及山间平地取名的)市茨坪镇("茨",意指茅草或芦苇盖的小屋;"坪",意指山区或高原上的平地.  相似文献   
9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把妇女解放看作是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妇女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在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成果,她们还积极投身到武装斗争之中,除了参加赤卫队、赤卫军外,还有众多的妇女走进了红军的行列。她们不仅活跃在红军的许多部门中,而且还出现了女红军连、女红军营、女红军团。她们不怕苦,不怕累,英勇杀敌,流血牺牲,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6.
刘家辉  杜建康 《国防》2014,(9):40-40
近日,四川省宣汉县人武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民兵应急连赴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山红军公园开展“传承红军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近40名党员在红三十三军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和英雄足迹,学习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7.
老兵秘笈     
正你有秘笈吗?无论是训练上的"九阳神功",还是工作学习上的"九阴真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吧。姓名:舒行绰号:排雷达人部职别: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四级军士长绝活:在该师的排雷史上,他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秘笈:要问我有什么排雷秘笈?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手感。我所说的"手感"可不是直接用手接触地雷,而是通过探针戳探地雷产生的感觉来判断。  相似文献   
98.
湘鄂赣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摇篮之一,苏区红军担负了重要的战略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全国革命。  相似文献   
99.
“革命日常”是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维度,展现了中共革命的繁难性与曲折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红军没有稳定的物质供给和经济来源,其“革命日常”大多处于极度匮乏的艰难状况。红军着装没有统一的军事制服,其材质粗糙,样式简单,极为朴素,几乎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两样;红军的饮食,就地取材,粗食淡饭,艰苦至极;红军的住所,破窑土炕,少铺无盖;红军的交通,毫无现代交通工具,马匹极少,全靠步行。尤其是被敌军追击、围剿和行军作战之时,红军常常处于缺衣少穿、饭水难求、草行露宿和缺医少药的艰难状况。但陕甘边红军从革命领袖到普通指战员始终坚守着不畏艰辛、自力更生、与民共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解决了“革命日常”中的难题,展现了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也蕴含着中共革命事业成功的最大秘诀。  相似文献   
100.
红军东征之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 2月 ,红军只身东征抗日 ,无论如何也是缺乏条件的。然而毛泽东偏要出师抗日 ,这显然是一个大举措。红军东征 ,加快了张学良、杨虎城认识的转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