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张秦洞 《国防》2014,(9):33-34
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和长远的筹划。决定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的因素很多,通常认为内外环境、利益和实力是主要因素。对国家利益的准确把握、对国家综合国力的科学评估以及对内外安全环境的正确判断,将直接规定着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选择和确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在国际中的主体地位将不断上升,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将不断拓展,影响和制约国家安全战略的各种因素将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2.
刘维 《国防》2014,(9):63-66
前不久,我国修订颁布了军事设施保护法。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是发挥军事设施功能、保证军事活动正常进行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全需求和国防职能的拓展变化,新形势下军事设施保护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不少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矛盾比较尖锐,已经成为改革发展大背景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大局,以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健全机制,推动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常态落实、规范运行,军地共筑国家和地区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63.
正一次路边偶遇顺路搭车,让我听到了战士的心声,并由此促进了部队作风的改进。这让我思考很多:领导干部只有把自己的身份放低,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才能真正融入官兵中间,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兵心士气,才能把部队带好。我们这个航空兵旅分内场和外场两片部队,距离有十几分钟的车程。虽然路途不远,可由于地处郊区没有公交车,官兵们往来内外场办事,如果没有专车接送,就只能乘坐半个小时才有一辆的长  相似文献   
164.
马煦 《中国民兵》2014,(6):63-6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武部着眼企业民兵担负的防空防卫、支前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采取灵活多样的编组形式,形成以企业为骨干、以多种新兴组织为补充、以街道为依托的民兵组织布局。  相似文献   
165.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并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是党和国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此您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166.
宋岩 《政工学刊》2014,(4):60-61
海军航空机务部队在长期机务维护实践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机务官兵所认可和践行的安全文化,是指导和明确机务部队安全管理工作方向的指南,是安全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研究安全管理自然离不开安全文化,发挥机务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引领作用,是提升安全管理层次的内在需要。对于解决安全管理中深层次的问题,提高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7.
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武器装备体系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 武器装备体系是指由多个既互相联合、又互相制约的武器装备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主要由三大系统所构成突击毁伤系统.  相似文献   
168.
防务对外依赖、军工受制于人是国家安全的致命“软肋”,强国必须强军,要维护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必须坚持“防务自主”、“军工自立”  相似文献   
169.
今年是我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30周年。1 984年,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重要决策,从此开启了融入国际核合作大家庭的历史进程,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是核能发展大国,在建核电规模占全球40%以上,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核能发展的中心,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地区和国际防核扩散事业作出了重要努力。  相似文献   
170.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随后,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