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针对当前DEVS建模仿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将XML和组件技术开发方法引入到仿真系统开发中.提出了基于组件的DEVS建模仿真框架,可以很好地支持仿真模型组件从静态模型描述到动态模型的调用,支持模型组件的重用和组合.  相似文献   
242.
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先验知识的降秩(RR)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KA-RR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载机平台运动参数、雷达系统参数及地形、地貌参数等先验知识构建机载雷达杂波模型,然后通过该模型对机载雷达杂波数据进行预白化处理,最后利用降秩STAP方法自适应抑制剩余杂波。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降秩STAP方法,KA-RR方法具有更好的杂波抑制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3.
为保证再入飞行器在剧烈变化飞行环境下的控制能力,传统单一气动舵面控制被直\气复合控制模式取代.性能提升同时,多个参与飞行控制的执行机构之间引起的操纵耦合使系统耦合加剧.以再入飞行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直\气复合控制模式下的两类操纵耦合原理,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动态逆,模糊理论和变结构方法相结合策略设计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44.
电静液作动器兼有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驱动的机电作动系统的优点,已在一些工业液压系统中得到应用.在阐述了电静液作动器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电机和液压部分分别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三级闭环PID控制器及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电静液作动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功率电传的飞控系统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5.
<正>背景资料"汉"级核潜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首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共建造了5艘。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第一艘完成的就是"汉"级401号艇。艇体为典型的水滴型双壳体构造,动力系统采用压水反应堆、蒸汽轮机和电力推进方式。由于401号与402号艇曾在航行噪声等方面出现问题,3号艇之后(403~405号)作出相应改进,艇体进行了加长。401号与402号艇已于2005年退役,其他3艇都作出了大量更新与改装,换上了新的声呐和消声瓦等。  相似文献   
246.
20世纪末期,法国海军决定发展M51型弹道导弹,并计划装备在胜利级最后一艘可畏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然后再对前3艘艇进行升级改装,最终全部换装M51型弹道导弹。当时,法国在研的M51型弹道导弹及其辅助系统与已经装备的M45型弹道导弹发射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换装之前必须进行试验。为了确保整个计划的成功,验证M51型弹道导弹在流体静力学环境下发射的结果,法国启动了一项试验计划。与战略核潜艇项目一样,该试验计划的参与者也  相似文献   
247.
<正>背景资料"夏"级核潜艇("长征"6号)是中国研制的第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装有12枚"巨浪"-1型(北约代号CSS-N-3)潜射弹道导弹。"夏"级核潜艇1970年代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动工,1981年下水,1983年8月交付,于1987年服役。1988年9月进行了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一  相似文献   
248.
一种基于预测滤波器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系统过程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切或未知的条件下,研究了一种基于预测滤波器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由预测滤波器实时估计系统模型误差及其协方差矩阵,再用其修正系统状态预测值及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从而自适应调节卡尔曼增益。将该算法应用于弹载SINS/GPS紧耦合组合导航系统并与普通卡尔曼滤波、基于新息的移动开窗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说明该自适应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49.
精确评定目标毁伤概率有相当的困难,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在对巡航导弹毁伤标准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巡航导弹不同部位的毁伤特性,给出了脱壳穿甲弹对巡航导弹的毁伤模型。以某型脱壳穿甲弹为例,仿真了对战斧巡航导弹的单发命中弹的毁伤概率。采用以各种相关毁伤试验数据为基础,用基于理论和推算的方法,得出毁伤模型。与现有的毁伤效果评定比较,模型更为精确,结果更为可靠,对类似的毁伤分析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0.
坦克炮控系统非线性特性及自适应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坦克炮控系统低速性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摩擦非线性和齿隙非线性。建立了坦克炮控系统数学模型,介绍了坦克炮控系统中摩擦、齿隙两类重要非线性模型,分析了摩擦、齿隙对炮控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摩擦非线性环节导致系统低速时的爬行现象、速度过零时的平顶现象;齿隙非线性环节造成系统输出误差外,系统会因极限环振荡或冲击而降低性能,甚至不稳定,总结了炮控系统中针对摩擦、齿隙等非线性环节的自适应补偿控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