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目的]探究大学新生主观社会地位、心理韧性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心理韧性问卷(CD-RISC中文版)和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在新生入学一个半月左右,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班抽样的方式抽取了484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主观社会地位的项目均分为5.33,心理韧性的项目均分为2.67,适应性的项目均分为3.63。(2)大学新生主观社会地位与适应性相关(r=0.29, p<0.001),与心理韧性显著相关(r=0.45, p<0.001);心理韧性与适应性显著相关(r=0.39, p<0.001)。(3)心理韧性在主观社会地位和大学新生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ab=0.06,LLCI=0.04,ULCI=0. 08,不包含0)[结论](1)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主观社会地位与适应性之间两两相关。(2)大学新生心理韧性在主观社会地位和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