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探究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分别对加肋凹型锥-柱结合壳和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进行了塑性极限分析,对比了结构的塑性极限载荷;然后,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力学行为,提出以极限载荷系数和塑性区扩展长度衡量局部进入塑性后,结构继续承载的能力;最后,指出了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结构形式的优越性,探讨了其强度标准,并通过一个精车模型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石地基岩体固有特性,在系统分析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岩石地基的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对当前工程界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给予评述,并对工程中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充分发挥规范的作用,特别是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对折减系数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岩石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的研究,建议按照岩石地基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其破坏模式,按照不同破坏模式确定计算公式;充分发挥数值模拟的优势,在模型和参数两方面做到准确可靠,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评估锈蚀RC梁的剩余抗剪承载力,在对6根既有纵筋、箍筋锈蚀都比较严重的混凝土抗弯构件进行了剩余抗剪承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锈蚀RC梁的剩余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既有锈蚀RC梁挠度曲线没有明显的开裂拐点;破坏时脆性明显,裂缝集中在某一处,间距较大,破坏荷载和屈服荷载接近,受剪破坏形态可能表现为加载点下垂直裂缝引起的破坏.所提出的既有锈蚀RC梁剩余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锈蚀RC梁剩余抗剪承载力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二阶精度的交替方向隐式分解的NND格式求解完全气体假定下的非定常薄层近似Navier Stokes方程 ,并采用抛物化的椭圆型方程生成复杂带翼外形的空间网格。最后给出带控制舵机动弹头在M∞ =7 3,α =2 0°下所计算的流场等值线、表面压强分布及表面极限流线  相似文献   
16.
Spherical-cymbal换能器静水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Spherical-cymbal换能器的静水压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换能器在静水压下的米塞斯等效应力,找出了其所能承受的极限静水压。研究了金属端帽几何尺寸及端帽材料对Spherical-cymbal换能器耐压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腔深度、端帽厚度及端帽材料对该换能器耐压性能影响显著;对比研究表明,参考尺寸下的Spherical-cymbal换能器比传统Cymbal换能器具有更高的耐压极限。  相似文献   
17.
特种侦察兵素有“军中精英”之称,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必须经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磨炼。初秋时节,在川西高原成都军区某部野战演兵场,一支特种侦察分队正在这里挑战生理和心理的各种极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类平面三次系统x=-y+δx+ax^3+by^3 y=x的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完整地讨论了参数空间,在全平面得到了无环和极限环存在的参数区域,证明了只含一个奇点的极限环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19.
极限是微积分学的核心概念。极限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中充满辨证思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辨证法的联系论、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名飞行员都不希望自己的飞行生涯中出现空中特情。因为它瞬时突然、高度危险、无法预见,处置稍有差迟,就会铸成毁灭性灾难。然而,总参陆航部某试飞大队的试飞员们却每天都在面对特情,把遭遇飞行危局当作"家常便饭"。为在低空、超低空的"极限高度"飞出我国首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武装直升机的极限性能,他们凭借无畏的胆魄和高超的技能,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