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8月2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亲自为该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架无人轰炸机--"卡拉尔"(Karrar,意为摧毁者)揭幕。由于当日正值伊朗国防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直播了整个揭幕仪式的全过程。内贾德在揭幕仪式上高调赞扬无人轰炸机的研制工作,他说:"这架飞机就是伊朗向敌人送出的死亡使者,同时传达了和平和友谊的信息。"内贾德还称赞这架飞机的侦察和防卫性能优良,足以保卫伊朗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2.
外军瞭望     
俄北风之神级第4艘潜艇将升级改型据俄罗斯媒体3月4日报道,俄新社援引俄军事工业综合体代表称,俄955/955A北风之神第4艘核潜艇将以新的改型——955U建造。新潜艇上将采用新的技术方案,详细情况没有透露。目前在北德文斯克北方造船厂处于  相似文献   
63.
作为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金属材料的科学合理选取确定,是确保产品零件具备最佳安全可靠性,最高工作寿命,良好经济性和批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探讨了产品研制开发中金属材料的选取确定应遵循的原则,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64.
《国防技术基础》2010,(8):54-54
GJB/Z114—98《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规定,《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65.
2010年以来,美国对其核政策进行了相关调整,这必将对世界核军控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一、美国核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承诺不对签署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010年4月6日,美国公布新的《核态势报告》,调低了对传统大国之间核威胁的评估,认为全球“核大战的危险变得遥远”,  相似文献   
66.
科研课题实际经费支出是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发展能力。依照国家国防科工局制定的科研计划管理分类,将科研项目分为新产品研制、预先研究、技术基础、基础科研四类,现就经费支出按此分类予以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7.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是一家大型军工企业集团。基地建设40多年来,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客观原因,基地在上世纪末,生产经营出现  相似文献   
68.
汽车轮速是汽车运动状态参数的主要信息源,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其精度直接影响这些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轮速的精度,降低传感器的研制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BP神经网络的误差分析方法消除轮速传感器误差.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弹性BP神经网络用于误差分析,并提出误差匹配的算法.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绝对误差达到2×10-4>rad,能够有效地消除传感器误差,提高轮速信号的精度.  相似文献   
69.
《军事史林》2008,(1):62-62
能携带核武器的俄罗斯远程轰炸机重新在世界各地上空巡逻,促使北约飞机匆忙作出反应;据官方宣布,新的远程导弹已经过试飞,这种导弹可高速打击远距离处目标;前苏军正在重新装备自己,自从普京2000年上台以来,国防开支每年增长20%至40%。  相似文献   
70.
B61-11型穿地核炸弹是由美国防部提出军事需求,能源研究开发的一种精确制导的小当量的战术或战略核武器,用于摧毁坚固地下目标,美国于1995年正式开始在B61-7战术和战略核炸弹的基础上发展了B61-11穿地核炸弹,并于1997年装备部队,俄罗斯了在研究和发展类似核武器。B61-11穿地核爆炸是一种未经核试验的新的爆炸方式,核弹头钻到地下3-6m深后发生核爆炸,其核爆效应现象等,对地下目标的破坏效果以及核爆监测方法比较接近于触地核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