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新版《国家情报战略》看美国情报转型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谦  马勇 《外国军事学术》2010,(3):71-75,31
出于国内外形势压力及情报界进一步转型的需要,美国于2009年8月正式颁布了新的《国家情报战略》。作为美国情报界建设与转型的最高纲领,该战略提出了四大战略目标,支撑战略目标的13个具体目标与实现手段,这一蓝图折射出了未来四年美国情报转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2010年1月16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志刚作了题为《在转型升级中谋“二次腾飞”、在“二次腾飞”中促转型升级,为打造“三型”企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樊友山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对中国电科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召开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总装备部韩延林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黄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3.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我国明确提出,要把陆军航空兵列为陆军优先发展的兵种。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陆航、如何建设陆航是我们要做出选择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4.
《国防科技工业》2010,(12):64-66
1.中国陆基中段反导取得成功 2010年1月11日.我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此次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为构建空天一体的国家防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证。反导试验的成功.也有助于打破西方先进大国在反导防御技术手段的垄断地位.维持世界战略格局的平衡,推动国际社会朝着多极化、有序化,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5.
美国陆军为了确立和巩固在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地位,正在从当前部队向未来部队转型。目前,随着一些现有装备升级改造工作的完成,以及未来战斗系统中一批新型装备的初始列装,美国陆军将拥有一个结构较为完善、远中近程相结合的空地一体火力打击装备体系,并呈现出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更高、火力平台机动部署能力更强、制导弹药种类更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根据美国陆军发展规划.未来陆军将进行全面彻底的战略改革.预计在2030年前美陆军将被打造成一支具备反应更迅速、部署更敏捷、行动更灵活、能力更全面、杀伤力更大、生存力更强和耐力更持久等七大特征的全能型——“目标部队”。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转型的先导力量.将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以改造现役装备为手段.  相似文献   
27.
李建军  柯建华 《国防》2007,(6):53-5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成分多元化格局日益突显,非公有制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28.
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的自身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的自身转型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的改进反过来可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9.
叶友才  黄权  任伟杰 《国防》2007,(11):47-48
组织建设是当前民兵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新时期新阶段,适应军事转型要求,着眼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立足经济社会实际,进一步深化民兵组织调整改革,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美军推进情报转型的如进一步改组战术情报系统的编制,提升部门运行效率;打造情报"扁平网络",提升战术级单元情报感知能力;扬弃传统情报方式,恢复人工情报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等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