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王洪义  张硕  于永兴 《国防》2013,(5):19-20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必须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着力在人防建设融合发展上谋求突破,走融合发展之路。一、着眼适应"两场"变革,强化融合发展意识当前,国家建设正在从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转变,战争形态向以信息化条件下精确打击为主演  相似文献   
13.
双点源干扰对抗主动寻的导弹过程中,两点源和导引头形成的张角由小变大,这种变化导致干扰规律的变化.通过分析当张角等于分辨角时的偏离角度,得出拖曳式诱饵和交叉眼2种典型的双点源干扰有效对抗主动寻的导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闵伟 《云南国防》2002,(1):46-46
云南边防某团三连班长周建军长得棱角分明,上半身酷似等腰三角形,活脱脱一个“车”。因为象棋下得好,人称“棋王”,他用“棋语”做思想工作,带出了个尖刀班。  相似文献   
15.
参加2002珠海航展的外国厂商都是有目的的。他们不在乎热闹的场面,而是实际的利益,巴西航宇公司就是这样的“精明者”。他们有针对性地向中国专业观众展示了自己的EMB-145“百眼巨人”预警机,希望来自东方的订单为他们来年的生意带来“开门红”! 尽管各国都在削减国防经费,但在  相似文献   
16.
申元喜 《环球军事》2008,(12):44-46
国外兵棋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兵棋在计算机化的同时,已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种类、适合于不同目的和使用群体的较为完整体系。不仅可用于军队的教育训练和战争模拟。而且可作为军事智能玩具用于普通群众的教育和娱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眼动实验的方法,以阅读汉语篇章作为切入点,对石河子市内初班初二年级维吾尔族双语学习学生进行了测查,旨在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双语学习者在汉语阅读中不同文体及内部熟练水平的差异及其眼动特点.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双语学习者在阅读汉语说明文时注视点次数显著多于阅读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是学习的难点;熟练程度高的被试阅读汉语篇章的眼跳距离显著大于熟练程度低的被试;维吾尔族双语学习者在阅读三种不同文体的汉语文章时的注视点持续时间和眼跳距离差异不显著;熟练程度高的被试与熟练程度低的被试在注视点次数和注视点持续时间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支队(团)级单位只有克服部队高度分散、信息来源渠道有限、教育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依托部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级网,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政治教育新路子,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递快捷、互动灵便、资源量大、共享作用明显等优势,切实走活基层政治教育一盘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动态复杂、非结构化的场景中缺乏自然、高效人机交互方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用于管理由多机器人和人组成的团队。该系统利用混合现实头盔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交互界面,操作员通过基于凝视信号的非语言注意力感知的输入方法进行人机交互指令的输入,进而控制多机器人进行协同运动,同时操作员通过振动和挤压2种触觉反馈模态来感知多机器人系统编队队形的尺寸变化与编队完成状态。为了验证人机交互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设计了触觉反馈实验与人-多机器人班组交互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眼动追踪和触觉反馈的人机交互系统能有效控制多机器人系统进行编队,指令执行成功率达93.3%,与仅通过视觉反馈相比,在有触觉反馈的情况下操作员可以使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多机器人状态感知,交互效率提高了14.55%。  相似文献   
20.
从轻武器的训练和实弹射击的实际出发 ,提出了左右眼交替瞄准器的基本原理 ,对光路和机械部件进行了设计 ,并对整机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