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武警国防生任职教育,是介于地方高校学历教育与到部队第一任职之间的岗前任职教育。武警国防生任职教育,必须科学定位培养目标,综合构建培养模式,建立任职教育第二学位授予制度,以此提高武警国防生任职教育的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32.
武警院校担负着为部队成人在职教育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职责与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传统的函授教育办学理念融入终身教育的大视野,准确把握新时期成人在职教育特点,以部队官兵多元化知识需求为导向,以部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依托,创新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努力开创院校成人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933.
中航工业成飞管理创新工作将以流程再造与不断优化为主线,系统思考,战略思维,综合平衡,协同创新,科学发展,积极营造“学习管理、感悟管理、实践管理、享受管理”的管理创新氛围,全面可持续地推进企业管理运行模式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934.
世界范围内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蓬勃发展的方兴未艾之势,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把握需要要素和约束要素,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模式,实现武器装备建设和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35.
我国空间快速响应体系结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正宏  廖育荣  高永明 《国防科技》2009,30(4):47-50,65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空间快速响应概念定义的获取过程,其次探讨了三种空间快速响应体系结构的发展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空间快速响应体系结构的发展模式;最后,给出了发展我国空间快速响应体系结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36.
美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点保障作战需要,注重军事人力资本的投入,为保证武器装备的先进性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研究、试验、发展与鉴定费用小幅度增长,注重对于海空军的投入。以此为借鉴,我军军费分配结构优化要以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基本导向,注重国防资产效用最大化对战斗力生成的保障作用,突出国防科技对战斗力生成模式发展趋势的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937.
我军现行的饮食保障体制与模式如果只进行局部的、低层次的改革,很难跳出手工作坊式的保障模式,保障效率也难以提高。深化军队饮食保障改革,应从改革后勤保障体制入手,将军以下的师、团军需部门从后勤系统中独立出来,由集团军后勤部垂直领导,建立工业化生产和连锁式供应的集团式饮食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938.
新疆北疆红提葡萄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1年,注册资金6060万元。公司积极服务农五师红提产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  相似文献   
939.
在军人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在军人保险的制度框架内适当灵活地引入商业保险资源,补充建立依托市场的军人风险补偿机制,对提高军队风险分摊能力和组织经济补偿给付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军队利用商业保险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险种,采用恰当的模式,建立相应的制度。当前,应建立小、远、散、边地区看病就医较难的官兵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军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军队机动车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40.
协调功能:“宁波模式”组织设计的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功能是国民经济动员组织体制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制约着国民经济动员其他功能的实现及发展方向。浙江省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形成了“一个协调、三个为主”的“宁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协调是核心,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与企业是协调的对象、是协调作用的平台。“宁波模式”启示我们,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国民经济动员协调功能的重要性;要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协调功能的作用;要依托行业协会推进行业动员,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