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新时代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是增强军人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提升军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必须通过完善军人荣誉认知的培养体系,完善具有比较优势的军人待遇保障体系,构建系统完善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营造全民关心国防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相似文献   
932.
进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首先要设计路线图,建设基础数据库,搞好集成分系统建设,对于建制力量,重点搞好按功能综合编组、按要素模块重组、按任务作战要求整合建设;对于战役力量,重点抓好保障“拳头”和骨干力量的基地化、机动化、快速化建设;对于动员力量建设,重点解决抽、编、建、训、用的问题;对于战略力量,重点研究解决力量编组、指挥协同、联合保障等问题;还要突出以多系统支撑为平台的编组训练、以精熟操作和精确保障为重点的技能训练、以多力量联动为重点的体系训练。  相似文献   
933.
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是我们党领导军队后勤建设和军事后勤工作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后勤领域的理论表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在指导军事后勤工作全局的过程中,始终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国情军情,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军事后勤基本规律;坚持以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为根本,探寻中国特...  相似文献   
934.
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在历次突发事件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困难。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应把握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的特点规律,理清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建立运行机制,以重点建设带动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35.
完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制度,是建立我军特色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部队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完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制度,应适应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改革的形势要求,结合军队实际,逐步建立“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地区附加津贴”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结构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936.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要求后勤保障以信息流为主导、以一体化为融合、以链动性为体系,在注重搞好宏观谋划、打牢基础支撑、重视后勤训练的同时,加强保障态势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立体快速投送能力、全维空间防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37.
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财务保障能力体系,应建立健全财务保障体制、制订财务保障预案、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保障体系和财务监督体系,还应加强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培训,提高依法保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及时保障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38.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应采取突出发展关键装备、加大对现役及老旧武器装备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武器装备结构、加大国防费投入、建立军民融合型国防工业新体系、加强国际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939.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财务保障能力,应在构建以信息支撑平台、法规制度体系、平战转化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务保障体系基础上,着力加强建立新型财务保障机制、构建模块集成的财务保障力量、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940.
当前的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着储备布局不够合理、结构不够科学、方式不够灵活、现代化建设落后等问题。优化物资储备体系应从优化储备布局、储备结构、储备规模和引入市场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把建立物资储备军地协作机制、科学预测应急物资需求、构建军地企一体化物资储备信息平台作为体系优化的配套措施认真落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