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雷达航迹与航行计划匹配时,针对传统算法对单点信息依赖程度较高,在信息缺失、目标机动等情况下匹配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的改进点模式匹配算法。首先,提取了雷达航迹多特征点,利用特征点集弥补单点信息的不足,通过简化匹配分数的计算,降低了点模式匹配复杂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点模式匹配算法显著提高了信息缺失、目标机动等情况下的匹配正确率。  相似文献   
72.
【案例】陈某和丈夫王某系再婚,王某病重时,陈某拿出婚前积蓄给他看病,并且给予了充分照顾。王某去世后留下了5间房子、1万元存款和一笔死亡抚恤金。王某临终时未留下遗嘱,其子女认为父亲留下的遗产与陈某无关,应该由他们继承。由此,陈某与王某子女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73.
舰空导弹设计方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其涉及到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易于量化,有些因素难以量化,往往给决策者带来诸多困难。在建立舰空导弹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舰空导弹设计方案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以期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4.
正下部队检查是党委机关指导部队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部队检查看似简单平常,要搞好却不容易。懂行的,一眼能看出端倪,一查能发现问题,一帮能解决问题,自然受人重视;不懂行的,纵然态度认真,也是眼里看不到问题,手里拿不出招数,自然不被重视。要想做个内行人,关键是要检查到点子上,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5.
面向目标跟踪的数据融合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介绍了一种面向目标跟踪的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消磨时间方程,它可有效地解决原直线消磨时间方程所产生的不合理的拦截方案,并给出在指挥引导自动化系统中实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7.
夹杂物对有机涂层下碳钢腐蚀初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种具有典型夹杂物的碳钢,通过浸泡试验,研究有机涂层下碳钢的腐蚀初期过程,并和裸钢的腐蚀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涂层试样和裸钢试样腐蚀发展的初期过程都是点蚀;涂层试样点蚀诱发孕育期大大长于裸钢试样;点蚀的主要诱发源是钢中的硫化物和硅酸盐;硫化物夹杂物诱发点蚀及点蚀的扩展主要沿夹杂物与基体间的相界进行.  相似文献   
78.
耿海军 《国防》2007,(9):71-71
现代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兵器的杀伤破坏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使战场上"自相残杀"的现象急剧增加.1973年的中东战争,埃及曾取得击落以色列飞机89架的骄人战绩,但在这辉煌战果的背后,却又有着击落69架己方飞机的可悲记录.  相似文献   
79.
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保持距离导引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捕获和跟踪目标尾流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现有导引方法的不足。利用鱼雷位置点与目标方位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保持距离导引法"的概念、建立了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的导引模型,从根本上消除了通过估计目标距离而确定目标方位修正量的困难,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特点及作战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嘉林 《宁夏科技》2001,(9):46-47
对于舰船而言,最险恶的武器莫过于水雷。令人生畏地默候于黑暗的海底不动,只是一味地等待从其上面通过的舰船。水雷一旦起爆,很有可能将巨舰击沉。如果是因相互对阵而被击沉,还可以忍受,可是无端成了这样阴险武器的牺牲品就难以忍受了。由于水雷连敌我双方都分不清,所以把这种兵器叫做海底恶魔是最恰如其分的了。各国都对各自拥有的水雷功能作为最高机密而保护着。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整个亚洲布下了几十万颗水雷。这对曾被包围和追赶、濒于死亡边缘的日本兵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可忘记的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