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夏天  杜瑾 《政工学刊》2009,(6):64-64
年八犯罪心理预防是指采取测查、预测、观察等有效措施,对已经或可能具有一定犯罪倾向的军人,控制和排除其与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防止其外化为犯罪行为;或进行心理矫治,改变其心理倾向,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本文提出构建军人犯罪心理三层预防体系,即“微观——个体,中观——军营,宏观——社会”,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完整的预防体系,以求达到全方位抑制与消除军人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受国际毒潮的影响,中朝边境地区不仅面临着来自朝鲜毒品的直接渗透,而且还是“金三角”、“金新月”毒品的终端和中转站,呈现出贩运路线相对固定,入境地点相对集中,人员结构复杂,毒品贩运方式、手段诡秘等特点。由于跨境毒品走私案件不断增多,中朝边境地区禁毒形势日益严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给边境地区缉毒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23.
声音     
《环球军事》2008,(15):5-5
“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主要是依靠毒品交易来获取资金。很遗憾,目前阿富汗政府和国际军事存在未能抑制毒品生产的增长。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地区联合组织的力量,尤其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7月9日,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呼吁借助上合组织和集安组织参与反恐。  相似文献   
24.
1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战争创伤”为主题,刊登了三篇长篇新闻调查并且按照肇事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以A-Z的图表附件,披露了美国士兵从海外战场归国之后制造的至少121起杀人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震撼。多方调查显示,美军士兵从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回国之后走上杀人犯罪道路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还有更多的类似案件也许没有被公开报道,而这些老兵在肇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仍然是现役军人,半数以上杀人时使用的凶器是枪支,其余则是刀刺、殴打、勒死或溺杀。  相似文献   
25.
[案例]张某外出游玩,捡到一个装有数枚子弹的包裹。他没有上缴有关机关。而是将其藏匿起来。张某的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吗?  相似文献   
26.
楠珊 《政工学刊》2003,(11):62-63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边城昆明车站,带来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春到冬,探亲的、旅游的、打工的、做生意的……流动人口,成倍增长,一天到晚总是那么红红火火。 由于这里既是通往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的重要通道,又与世界著名毒品基地“金三角”毗邻,所以长期以来缉私、缉毒  相似文献   
27.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由某些组织在恐怖主义理念支配下 ,通过暴力或其他危险方法造成社会恐怖 ,以实现其政治、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目的的犯罪行为 ,是一种新的犯罪样态。这种犯罪往往具有较为独特的认知、情感特点和意志品质 ,也具有较为独特的行为特点。为更好地打击、预防这种犯罪 ,应加强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军人违反职责犯罪严重危害我军的战斗力建设,它不仅与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更与我军的宗旨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要求相违背。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预防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借助于SPSS软件,建立了犯罪动态序列的季节性ARIMA模型,并对未来的犯罪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标志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近几年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治理困境,并提出治理对策,对提升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治理效率,扼制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数量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