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丁昭霞副教授是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国防建筑设备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多个层次教学任务,指导毕业设计,承担综合演练、学员毕业实习、教学研究和重点课程建设等任务。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奖。参与军队重大后勤装备研制和研究课题1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等8部。丁昭霞副教授多次参加重大抢险救灾行动.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2010年西南百年大旱、2011年云南盈江“3·10”地震等重大抢险救灾行动中,  相似文献   
82.
毕业十年     
弹指一挥间,毕业已十年。翻出纪念册,看着那一张张略显泛黄的老照片和教员、学员队干部、同学们的留言,感觉就像细细欣赏岁月中夹着的精美书签。20多岁到30多岁,人生的黄金十年,就这么悄然而逝了。毕业前,曾经觉得自己未来可以做很多事,十年过去了,才知人  相似文献   
83.
2010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我被上级派往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特种部队山地突击战学校军事留学,有幸走进这一培养特战精英的“摇篮”。这所具有76年历史的学校,擅长培养可在各种条件下独立作战、具有高度的体能和耐受力的精兵。  相似文献   
84.
画里话外     
正幽你一默小馒头黑皮/绘别有用心桌子上放着一张百元大钞,我觉得很奇怪:平时老妈不给什么零花钱,难道这次大发慈悲了?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一喜。当我拿起钞票时,发现底下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是你外婆的生日,在家等我,我们一起去给外婆祝寿。注意:那100元钱不是给你的,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不懂就对了某博士的毕业答辩会上,一个评委抱怨说:"你这论文写的  相似文献   
85.
人力与人才     
近期看到两篇大学生求职的文章,感觉有些意味,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篇文章讲的是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某报社应聘,同时得到了三个月试用期的机会。其中一名大学生学习7成绩优异,丈才很好,总感觉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看不起另外一名大学生,打扫卫生、发放报纸等杂活从来不干,一些“小新闻”也不愿动笔,总希望能写出几篇大作。另外一名大学生毕业于普通学校,写作能力也一般,但始终抱着谦虚的态度,办公室的杂活基本上他都包了,就连其他编辑应该干的校对、排版等工作也主动参与,帮忙打打下手。很快三个月过去了,报社公布录取名单,这名能力不太出众的大学生被录取了。  相似文献   
86.
《解放军生活》2013,(6):10-12
"铁军"到底有多"铁",走进这支部队你就会得到答案。某师师长王华飞这样告诉我们:战争年代,铁军创造的奇迹数不胜数,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血战平型关……个个是经典,条条永载史册。令人欣慰的是,新时期的铁军依然奇迹不断。跨上铁甲轻骑的机械化步兵,如今不再"猫"在车内跑"龙套",待群战火力毁伤重要目标后收拾残局,而是走下战车遂行侦、打、引、评多种作战任务,展示出精湛的十八般武艺。80年,大大小小3000多场硬仗——  相似文献   
87.
8年前,海军工程大学13名毕业学员乘火车赴南海舰队报到,途经衡阳时列车脱轨颠覆。危难时刻,学员们自发组织起来投入现场抢险,抢救遇险伤员近百名、转移乘客200多名。年仅21岁的学员刘晓松在抢救乘客中壮烈牺牲。胡锦涛在反映学员们英雄事迹的材料上两次做出批示,号召广大青少年向被誉为“衡阳抢险英雄群体”的13名军校大学生学习。今年“八一”前夕,“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中的12名成员联名致信军委胡锦涛主席,汇报了8年来他们珍惜荣誉、不负重托,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成长进步的情况。胡主席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进步和成长而感到高兴,回信勉励他们“牢记我军根本宗旨,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光大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为海军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8.
1997年7月我高中毕业时,县人武部正对外招考报道员。人武部政委看过我发表的一些作品后。建议将我破格录取。从此我便开始接触民兵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政委看我“不上路子”。就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中国民兵》递给我,让我“好好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89.
李波 《中国民兵》2007,(6):38-38
1999年毕业后,我当了预备役舟桥团的一名排长。对预备役工作一筹莫展时,我请教指导员,他给我传授了许多预备役工作的经验体会,还送给我10本专业书刊,让我业余时间看一看。这些书刊中就有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我把这本杂志稍一翻阅,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少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后,我就到团阅览室里借来《中国民兵》杂志,以后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90.
2003年岁末,严冬的黄浦江。晨雾渐渐散去,汽笛的长鸣划破某军港的沉寂,一艘大型登陆舰,解缆后徐徐起航,驶向东海。寒风中伫立左舷站坡的,竟是一支着绿色迷彩、佩红色岿牌的学员队伍,他们就是第二军医大学首批国防生,此次远航揭开了二军大登陆怍战应急机动卫勤保障海上演习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