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开国大阅兵     
杨成武将军是北京军区的老司令员,他生前长期战斗生活在华北,十分关心华北地区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临终前他得知《华北民兵》创刊40周年,还专门为此发来了贺信。同时他多次为《华北民兵》举办的各种活动题词,亲切接见刊物的编辑、记者,并对民兵建设和国防教育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在老司令员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本刊特意连载此文,以作为永久的怀念。  相似文献   
7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海军乃至全军熟知的“南沙精神”,是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在占礁、守礁、建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南  相似文献   
73.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百多位辛亥革命先躯当年的光辉英姿和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战斗场景。仰望革命先辈们的浩然神姿,凝视英雄史诗般的瑰丽画卷,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仿佛听到了100年前武昌首义的冲锋号角,看到了英雄们在血雨腥风中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品赏了清王朝覆灭、民国诞生的胜利喜悦。  相似文献   
74.
《平凡的世界》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我国改革前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的转变历程,刻画了老一辈人与新一辈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老一辈人对苦难更多的是一种认同感,以及深层心理中形成的宽容的生活哲学。而新一辈人经过苦难的炼狱以后,更多的是对苦难的超越,对生活中正当愿望被嘲弄与压抑的反抗。苦难在浅层意识上是不幸的象征,但通过作者情感的深度参与,已被赋予更深刻的关学内涵:在苦难中可以展现人性之美,苦难可以成为腾飞的基石。  相似文献   
75.
薛彦鹏 《国防》2011,(7):79
九十年 一路风雨坎坷 回望南湖碧波 画舫绮丽窗格处 布尔什维克的光芒 依旧神奇耀眼 华夏黎明前的黑暗 被一只勇敢的巨手 抛向历史的云端 就是这一次决绝 就是这一声呐喊 四万万生灵的命运啊  相似文献   
76.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白裤瑶等30多种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相似文献   
77.
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军旅文化,吸收借鉴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和国外文化精华,融合五湖四海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具有军垦特色的兵团文化。然而,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兵团文  相似文献   
78.
“这是—支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诞生的英雄部队;这是我军第—支对外开放的装甲部队;这是我军酋支担负专!№信息化“蓝军”任务的先锋部队;这是一支为展国威军威而敢于“亮剑”的窗口部队,……  相似文献   
79.
英国诗人柯勒里治说,语言是人类心智的军火库,藏着以往的战利品及未来征服的武器。初读此言,有点费解,细细咂摸,还真把语言的功能演绎到了极致。语言不但是思想的媒介物,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民族情感和国家自尊,更是有效传播和渗透灰心的利器,影响非同小可。二战时德日法西斯在占领区强制推行语言沙文主义,就是企图用语言的手段瓦解占领国民众的精神和意志,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经典刻画了一个民族无奈失语时的悲怆与剧痛。  相似文献   
80.
回顾一段历史,就是感悟一种精神,读着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仿佛又和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走战争的艰辛历程,仿佛昨天我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解放战争,是我党我军光辉的战斗史,是一部信仰与追求的壮丽史诗,是一首团结人民取得胜利的千古绝唱。重温那段历史,又让我们拥有一份新的体验和感悟。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片段:在淮海战役期间,广大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自觉的行动全面支持解放战争,从临沂到莱芜,直线距离140公里,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