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既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更要规出法随、严规厉矩。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无数事实说明,只有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执行和实施。有令不行是最大的隐患。大多数质量低劣的企业,并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执行过程中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造成制度执行流产。如果有了制度而不注重考核,执行不执行一个样,自然就没人执行了。一旦缺少约束与监督,有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闯“红灯”。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的规章制度不少,从质量手册、质量文件到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2.
50年前,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诞生了新中国最高军事工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正是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国防教育科研的坚实基础;50年后,由这座著名院校分建而成的南京理工大学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在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续写着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83.
通过争创优质课的实践和体会,探讨了创建优质课的目的、内涵和关键问题。创建优质课的目的旨在倡导: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能是教学,质量是生命线,鼓励教师精心施教;优质课的内涵是“系统工程”,它至少应包括教学思想、教师水平、教学方式、教材配备、教学效果等;优质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优质课的灵魂在于创新,必须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树立新思维,建立新标准,创立新课型。  相似文献   
84.
乔静辉爱武、尚武、痴武是出了名的. 身为唐山市古冶区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他深解这"第一"的含义.既然兼了,就不能只是名义上的,而要真正抓起来.他把国防建设摆上日程,负起第一责任,使全区人武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广大人武、专武干部都亲切地称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85.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反复提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百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未间断,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及其价值,有利于揭示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成就与经验,对新时代民族理论的创新与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新兵的政治质量,关系到我军能否"打得赢、不变质";关系到军队成员思想道德是否纯洁、政治立场是否坚定。为此,提高兵员征集中政治审查的质量,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配齐配强政审队伍,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在着力强化"三个意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7.
车辆安全管理是部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抓部队安全确保不发生事故的一个重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狠抓条令条例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的管控,注重科学预防,确保不发生车辆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88.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要坚持使命牵引、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必须把国防动员建设摆在事关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位置,不断强化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9.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科学发展,对近代西方人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0.
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观众。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想法观点,看起来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摸索,总归难以成为自己的东西。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还统治着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淡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惟有进行新课程改革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动念场,被新课程解放了的教学创造力,将在这里迸溅智慧的光彩。教师在其间获得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