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1月16日,天刚蒙蒙亮,十师一八一团二连职工路守军已经在自己的四个养殖圈舍里转了一大圈,看牲畜们一切正常,他赶紧回家吃了早饭,上午,他还要和工人一起卸运饲料。"他们说我是一八一团养殖业杀出的一匹大黑马,其实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路守军进行规模化养殖时间不算长,他说自己机遇好。5年前,路守军看准时机用手头积攒的60万元资金收回一批羊,不久后羊肉价大涨,那年,他获得了40多万元的纯利润。  相似文献   
12.
8月27日,谈起去年参加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时的情景,繁育北屯额河鱼养殖公司经理马履新感慨地说:"开始申请参展的时候,我们是抱着想要开开眼界的想法去的,没想到收获还真是不少。"繁育北屯额河鱼养殖公司是农十师一八八团的龙头企业,位于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河畔,依靠河内生长着白斑  相似文献   
13.
焦景宏  李永亮 《国防》2007,(10):44-44
今年7月份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市连降大到暴雨。宿鸭湖等三座大型水库、六座中型水库全线超警戒水位,境内小洪河、汝河多处发生管涌、塌方、渗水,形势十分严峻。军分区党委果断决定.迅速调集民兵抗洪抢险专业分队投入战斗。抢险分队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有效查找排除险情300余处。转移滞洪区群众15万余人,保障了3次分洪顺利进行,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驻马店市地处淮河中游,属洪涝易发区。  相似文献   
14.
智力扶贫     
一个阳春三月的一天,笔者在勐腊县人武部民兵集训基地看到一景观,只见草坪上、椰子树下三五成群的民兵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养殖种植方面的书。负责训练的路开山参谋告诉我:这可是这里发生的新鲜事。往年,参加军训的民兵有些是抱着来玩两天打几发子弹的想法,一有空就甩老K、聊天。今年开训那  相似文献   
15.
美丽富饶的辽河岸边坐落着一个小镇——达牛镇。今天要说的就是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发家致富的“牛魔王”——基干民兵赵永清。  相似文献   
16.
狭路相逢,强者胜。黄小林作为一名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在人生无数的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妥协,凭借军人的坚强,正一路风霜雪雨地迈向成功之巅。坚强,是人生的一张免费船票位于中国东海西岸、浙江台州金清镇郊区路桥海丰种养殖场里,有一排很不显眼的平房,平房周围蚊蝇四飞,平房的一侧,堆满了畜类粪、农家有机肥。我们采访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兵团企业和地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协作,推动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优化整合。2010年12月5日,是玛纳斯县兵户村顺达生猪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培训日。天刚蒙蒙亮,史马良的小屋窗口便亮起了灯  相似文献   
18.
181团纪事     
从2009年开始,本刊在兵团选取了3个团场,试图通过连续观察的方式,透过这3个团场折射兵团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是这一行动的第二年。这3个团场只是兵团众多团场的缩影,通过它们,我们能触摸到兵团在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脉搏,感受到兵团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气息。过去的2010年,对于兵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对推进新疆和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了战略部署;全国12省市对口支援兵团的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兵团党委六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先后召开,为兵团当前及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舞下,兵团上下人心振奋、干劲十足。2009年本刊特别报道的农三师48团、农六师新湖农场、农十师181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10年岁末,本刊记者再次奔赴这3个团场,采访那些曾经报道过的人物。通过他们这一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们能清晰地捕捉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变化,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民兵队伍的抗洪抢险能力,江西省鹰潭军分区针对往年抗洪抢险中缺少技术骨干的实际,组织300余名民兵水上救援分队在辖区某大型水库进行集中训练,重点训练水  相似文献   
20.
创业经     
《兵团建设》2011,(14):34
赣榆"花大妈"已届花甲之年的马善花,是苏北有名的"花卉之乡"连云港市赣榆县城西镇的花木种植大户。一个字不识的她,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从46岁开始种植花木,终于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如今,马善花成立的城西镇城林苗木花圃公司,每年销往徐州、青岛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