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正>为满足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品技术研究所产品试验要求,近日,该公司工艺技术研究所电子室项目组成员设计、制造出"TCS-6A型通用多路测时仪",仪器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多路测时仪广泛应用在试验场、实验室、生产线,对运动物体速度及电路控制时间进行精确测量。项目组成员根据公司产品特点逐步攻坚,完成了电压、电流、电阻、时间等常用电量测量模块及专用信号发生器、标准时基、标准电压等信  相似文献   
102.
正攻不破的边防线,割不断的国土情,摧不垮的军垦魂,难不倒的兵团人。这是一支特殊的戍边队伍,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不要国家和人民负担;这是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战士,他们是开发建设新疆、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中流砥柱。60年来,一代代的兵团人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塞外江南的人间奇迹。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兵团人还用血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103.
董福景  赵兴华 《兵团建设》2011,(Z1):154-155
农四师68团位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河谷,距伊宁市32公里,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团场。团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万余亩,主要种植  相似文献   
104.
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江南机器集团公司二分厂数控加工中心员工杨芳近日又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一人两度播芳全国,杨芳凭的是什么?勤奋敬业?痴迷技术?勇于担当?……也许,这些都是她在岗位上出类拔萃的注脚吧。  相似文献   
105.
2009年5月24日,高2米多、重近30吨的800SMX80离心泵在湖南江南机器(集团)公司完成。这是该公司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新疆某大型水利排灌项目而研产的。之后的不久,该公司另一战略主业民品——银箭CNG气瓶的生产线上,3种新品406毫米大口径全钢瓶、356毫米缠绕瓶和便携式的小七瓶又在紧张试制之中。  相似文献   
10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军工企业的战略转型期,传统兵工文化既有其底蕴的深厚和内涵的可贵性,又有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重铸新时期兵工之魂,提高企业文化的引领力。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建功舟山     
汪庆平  沈海荣 《国防》2000,(7):29-29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这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战士第二故乡》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从一个面积只有2.57平方公里的庙子湖岛飞出,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军营内外。38年前,庙子湖岛守备连文书张焕臣在一次出黑板报时,触景生情写了一首打油诗,“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  相似文献   
108.
在晚清时期,中国曾尝试建造潜艇。1880年9月,中国在天津建造了一艘潜艇。这艘潜艇的外形有如橄榄,并曾在天津的海河进行过试航。尽管它能够在水下暗送水雷,但它只是一艘试验性的小潜艇,不能作为海军作战舰艇使用。在民国时期,民国海军曾设想以发展潜艇作为保卫海疆的重要力量。民国政府在福建设立了飞潜学校,并几度选派军界精英前往西方考察,也曾选送年轻志士赴英美等国学习,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与苏联进行了多次谈判,商谈有关苏制舰艇在中国进行建造与转让的问题。几经努力,中国政府最终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其中苏方同意有偿转让给中国613型常规动力潜艇的生产制造权及有关技术和资料。在上个世纪50年代,武杰同志是一位满怀壮志的海军军官,他欣然受命与同事一起参加了为新中国海军建造第一批潜艇的工作。其间,他还担负了验收潜艇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委员的重任。如今已经80多岁的武老敞开心扉,讲述了5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造船界史无前例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09.
沈毅敏先生参与了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筹建工作,他在第一时间把船舶馆船模的情况传递给大家,为广大读者提供本届世博会船模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110.
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见证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历程,亦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40余年风雨兼程、世态变迁之后,他们举厂迁移,让出黄金宝地,用于上海世博园建设。7月6日,记者有幸采访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南大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