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在对国防资产产权转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首先,指明了当前我国国防资产产权转民,仍然没有真正突破的现象,即国防资产产权转民流动性差、资本化程度低、主体虚位、高度分散。接着通过对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产权制度分析,指出了国防资产产权转民难以成功在于现行的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产权不明晰、制度不规范、对策不合理。最后提出了市场化、产业化、法制化制度创新是推进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2.
长期以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对军品研制生产这块庞 大的市场向往已久,尤其是一些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济 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更是跃跃欲试。2005年2月24日,国 务院发布《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允许非 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允许非公有制企 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 的改组改制”引起了广泛注意 2005年5月27日 国防科  相似文献   
63.
国防动员经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动员活动的专项支出,是国防动员财力保障的重要来源。国防动员法对国防动员经费保障做出了规定。一、国防动员经费的保障主体国家是国防动员所需经费的保障主体。国防动员活动是一  相似文献   
64.
戚平  黄涛 《政工学刊》2011,(8):6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5.
军人薪酬制度与国家、国防安全和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密切相关。当前我军薪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章立制不够科学,军地之间政策衔接不畅,保障激励功能不够明显,标准制定不够合理。加强我军军人薪酬法制化建设的路径是将其纳入国家工资改革制度中,科学确立相应的参照系,充分体现军人劳动的特殊性,建立军衔为主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66.
李贤水 《国防》2003,(7):54-55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将是陆、海、空、天、电“五位一体”的联合行动,具有突发性强、节奏快、持续时间短、物资消耗大等特点,仅靠部队系统的定向保障,难以满足作战部队对装备物资的需求。因此,应把征集军地通用装备物资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予以重视。当前,应着力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全法规,完善制度,把征集军地通用装备物资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67.
民族团结法制化、制度化是指我国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买践中,逐步便民族团结的思想、政策转化为国家的一项法律或制度,使民族团结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起了一个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团结的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它包括以宪法为主干,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基础,以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法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民族团结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视。本文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团结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及其对新疆的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人武部把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作为长期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行动来做,作为全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作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重要举措来落实,作为激发适龄青年的参军报国热情来开展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健全组织机构,确保维权工作有所依托。赤峰市松山区人  相似文献   
69.
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应围绕“信息反馈-监督决策-监督实施-信息反馈”的模式,实施多侧面、多层次的有效监督,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财务管理功效的目的。其关键点在于如何使机制的运行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70.
发展创新我军奖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完善和创新我军奖励制度,必须打牢奖励制度的法规基础;科学设定奖项体系;完善奖励实施程序;丰富奖励标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