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时间缩短,节奏加快,信息对抗激烈,指挥信息系统易受干扰破坏,战役行动盖然性、随机性大,对后勤保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后勤委托式指挥越来越引起极大地重视。实施委托式后勤指挥,必须建立适应新型指挥方式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加大战中协同力度,必须加强下级后勤保障实力和后勤指挥保障。同时,要求后勤指挥员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统揽全局的能力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何利疆 《兵团建设》2006,(11):40-40,44
2005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法院案件管辖权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三条就兵团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确定了3方面的内容。该《若干规定》在坚持兵团各级法院管辖兵团范围内的各类案件的原则下,就民事案件中的“兵团范围”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即“兵团范围”的案件不仅包括垦区范围和城区内发生的双方当事人均为兵团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案件外,还包括城区内发生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兵团范围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且被告住所地在兵团工作区、生活区或者管理区内的案件。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6,(12):30-31
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会议召开11月27日,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屯垦戍边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屯垦戍边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屯垦戍边实践经验,推动屯垦戍边理论系统化,为各种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独立的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14.
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法上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虽存在一些缺陷,但在现阶段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法官信箱     
我部一名干部的妻子(地方人员)到驻地人民法院起诉与该干部离婚,该干部担心离婚的事在单位造成不好影响,就没有将此事向单位报告,到地方法院应诉时也没有说明自己的军人身份(从其身份证上看不出是否是军人),并向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这个岗位上已整整工作了28个年头,作为一名法官,扎根基层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赵萍是一个干练、直爽、很接地气的女法官。"我是1985年5月进入法院工作的,从最基层干起,先后在六师新湖农场人民法庭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庭长、副院长,2005年任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院长。我热爱这份工作,所以再苦再累也觉得值!"赵萍说。正是缘于对职业的热爱,她身上才有了一股子执著和坚韧的特殊气质。在一线从事审判工作18年来,赵萍在法庭主审案件2000多起,接待来访群众6000余人次,审结率达98%,调撤率达85%。  相似文献   
17.
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每批时间半年左右。第一批:2008年9月开始,2009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兵团党政机关,兵团法院、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兵团直属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了设租一寻租问题在零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运用委托代理的激励机制设计模型,探讨了阻止设寻租现象产生的内部约束条件,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目标价格合同在装备采购领域的应用效果,基于军方和承制单位期望效用,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按完工效果直接给予报酬合同、按固定份额分成合同、按约定公式分成合同等三类目标价格合同模式的激励模型,并采用规划方法给出了模型最优解,实现了军方和承制单位在不同合同条件下的效用度量和测算,为实践中军方设计既吸引承制单位参与又扩大自身效用的目标价格合同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推进目标价格合同在装备采购领域的适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研究军队资产管理问题,有利于转换视角,寻找新的改革途径。目前,军队资产管理存在着家底掌握不清、资产流失和资产收益分配监控不力等多方面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委托-代理”链冗长、“委托-代理”关系指向不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解决的途径在于明确相关主体及其职责权限,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