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飞行器电力系统是除发动机动力系统以外最为关键的一个系统,欧美等发达国家竞相在运载工具独立电力系统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催生了飞行器"集成电力系统"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成倍提升了飞行器的使用效能及安全可靠性。而我国在飞行器电力系统的发展论证及升级换代上尚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导向。文章通过援引分析国外相关领域发展现状,对我国开展飞行器电力系统研究以启发。  相似文献   
32.
猎雷具的前视声纳在发现锚雷时,无法解算其位置坐标,从而使猎雷具无法准确、安全地消灭锚雷,影响了猎雷具的作战效能,因此利用目标在声纳波束中的临界状态,结合单位波束的方向性特点,提出了对水中悬浮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并根据实际作战环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完善了解算模型。  相似文献   
33.
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在航天器热控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的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能耗少、调控灵活等优点在航天器热控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是可变发射率涂层或器件的核心,主要有电致变发射率材料和热致变发射率材料两类.分析了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在航天器热控中应用的原理,重点介绍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1-xBxMO3)、二氧化钒(VO2)、三氧化钨(WO3)、导电高分子(CPs)等四类典型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的研究进展.根据航天器总体和热控技术的发展需求,指出了未来航天器热控用红外发射率可变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张新刚  吴刚  钟鹰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11):187-190,194
为获得高交叉极化隔离度性能,基于极小极大值算法对单偏置赋形反射面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赋形优化过程中采取了两个措施来提高天线的交叉极化隔离度,一个是利用归一化的电场来构建目标函数,以消除设计增益对优化过程的影响;另一个就是适当增大反射面的焦距。为了证明所述方法的有效性,以产生一个覆盖美国全部领土的赋形波束为例对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服务区内主极化增益都高于30dBi,交叉极化隔离度都在30 dB以上。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实现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在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型的综合评价模型。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评价对象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而计算加权灰色关联度作为判定评价对象优劣的准则。最后利用该模型对4种主流混合电传动方案的评估,得到了混合电传动方案性能优劣的排序,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一种采用EPROM的数字-轴角转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EPROM型数字-轴角转换原理和多路数字-轴角转换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7.
人-航天服系统静电起电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及其航天服产生的静电是航天飞船的主要静电危害源之一.在地面上和模拟舱内,对人-航天服系统静电起电电位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测量了航天员的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位,分析了形成静电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8.
科文 《国防科技》2001,22(12):14-17
地面装甲车辆推进技术将致力于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电推进技术,包括燃料电池、混合型电推进,高性能(永磁)电力机械、高性能蓄电池、高性能半导体、高温工作的超导材料等;二是新型动力、传动、行动装置技术。包括高功率密度、小尺寸、轻重量、高燃油经济性的动力传动  相似文献   
39.
用传统意义上的马氏规则判断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时,不对称试剂中必须含氢原子,并且烯烃的结构和试剂的构成也有要求,因而有局限性。而从电子效应的影响看马氏规则的实质,可以解释任何不对称试剂与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取向。  相似文献   
40.
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证实了分子印迹与非印迹之间的明显效果,并对SAW-MIP传感器相关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