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装备健康状态评估问题,在阐述装备健康状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装备的健康状态分为优、良、中、差和故障5个等级.对于测试不合格的装备,可以直接判定其处于故障状态;对于测试合格的装备,在评估装备参数健康状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对所有参数的健康状态合成并决策,确定了测试合格的装备的健康状态退化等级,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2.
何峰  谢峰 《国防》2012,(10):51-52
组织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是检验部队训练质量、促进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目前,武警部队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改革正按照全军的统一部署,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笔者认为,今后要继续在科学确定评定对象、准确界定评定内容、完善优化评定周期、积极拓展评定手段上下工夫,确保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科学确定评定对象,提高评定工作的全面性.武警部队2004年颁布实施的《军事训练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规定:军事训练等级评定对象,包括机动师师级以下单位及所属警官和士兵,总队、兵团指挥部所属教导大队和直属机动大队、中队,机动支队级以下单位,执勤支队所属机动大队、中队和教导队,以及所属警官和士兵.可以看出,评定对象还不能涵盖武警部队所有警种,导致部分单位对训练等级评定工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深化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改革,科学确定评定对象是首要前提.在单位评定上,鉴于武警部队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和遂行任务的经常性,应规定无论是机动部队,还是执勤部队,均可申报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并区分机动师、机动支队(团)和执勤师(旅)、执勤支队(团)两类,分别制定评定标准,组织等级评定.在人员评定上,应将机动师、支队(团)级司令、政治、后勤机关副职以下警官纳入军事训练优等个人等级评定范畴,组织执勤师(旅)、执勤支队(团)等级评定时,可将受考单位首长机关、指挥员、执勤士兵和训练基地、教导队教员、学员纳入评定范畴,以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参训热情.  相似文献   
53.
模糊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目标威胁等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贝叶斯网络作为一种智能推理工具在处理不确定推理问题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存在难于处理连续变量的推理问题。将模糊理论与动态贝叶斯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模糊分类的方法,将连续变量模糊分类为动态贝叶斯网络能够应用的证据信息用于推理,并建立目标威胁等级评估模型,应用直接推理算法对该网络进行推理。仿真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与动态贝叶斯网络结合能够很好地处理连续变量推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袁昭  王华 《国防》2012,(4):32-33
构建考核评定的标准体系.旨在解决“评什么”的问题. 首先要立起“尺子”, 就是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盯住被评单位和人员军事训练能力的核心要素,对考评内容、考评对象和评判分值确定完整系统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55.
改革完善跳伞专业岗位津贴制度,有利于进一步体现空降兵的风险系数和劳动价值,有利于充分激励官兵的参训热情。笔者针对当前跳伞专业岗位津贴制度,提出以下改革建议。完善津贴项目体系。空降兵津贴项目体系应包括跳伞等级津贴、跳伞任务津贴、跳伞保健津贴、放伞津贴等。跳伞等级津贴是根据跳伞员累计跳伞次数,评定跳伞等级,再根据等级发放相应的津  相似文献   
56.
动员等级划分是在充分估计可能面临的战争形态和规模的基础上形成的视动员为渐进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过程的动员新思想。世界多数国家都对动员进行了等级划分。文章在对国外动员等级划分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目前动员等级划分的启示。  相似文献   
57.
军事信息系统互操作性是信息化联合作战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是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研究美军信息系统联合互操作性测试、验证的机制与流程,提出了适用于我军的基于就绪网络关键性能参数的信息系统,介绍了美军信息系统互操作性等级(LISI)评估方法与模型,为提高我军信息系统互操作水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刘岩 《军事史林》2007,(5):22-31
人民解放军自1952年评定建立了十二等24级的“军队级别”以后,军队的等级形式几经变更,曾经实行过或目前仍在实行着的等级形式累计达十种之多。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军成员从最高统帅到普通一兵,每个人都处于军队等级体系的严格定位之中,构成了军队正规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织基础。然而,您可知道,解放军在建军的前25年中,是没有全军统一的等级制度的。  相似文献   
59.
介绍一种以模糊数学和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因素加权分析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模糊评判的军工产品等级评价法。对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初步探讨,许多问题尚待实践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