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3.
针对目前大部分船用柴油机冷却系统存在的冷却过度问题,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燃烧室-冷却系统耦合仿真模型.与单纯的柴油机冷却系统仿真模型相比,耦合仿真模型考虑了缸内燃烧放热与燃烧室壁面 、燃烧室壁面与冷却系统的双向传热影响,仿真计算过程与实机运行状态更加贴近,试验证明了耦合仿真模型的精确性.基于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柴油机...  相似文献   
174.
激光推进发动机与激光发射弹道主要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推进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先进推进技术。讨论了激光推进发动机性能参数,飞行器在无大气阻力并忽略地球曲率和自转条件下发射与入轨所要求的最佳比冲,激光平均功率与电网能量消耗等问题。指出用激光发射微小卫星可以得到高质量比,激光推进发动机最优的比冲为12 240m/s。  相似文献   
175.
为了探索流固弱耦合计算在推进泵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完成了某转子静强度、动强度和振动模态计算与分析。首先,完成泵稳态和瞬态流场CFD计算,提取水动力载荷数据;然后,采用流固弱耦合方法对结构完成稳态和瞬态计算,提取静应力和动应力以及最大变形,校核静强度和动强度;最后,完成流固耦合条件下转子模态分析,得到模态频率和特征振型。结果表明:转子叶片最大应力位于叶根处、最大位移位于叶梢截面近随边处;转子叶片应力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变形量小于叶顶间隙值;湿模态振型与干模态基本一致,但振型幅值明显降低、模态频率降低。该流固弱耦合计算方法能够用于泵转子结构设计与振动谐响应分析,有助于提升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6.
根据野战管线的特点,基于管道的弹性变形理论,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流体运动的质量、动量守衡定理,建立了以流体的流速和压力、管道的轴向和横向位移为4个独立变量的野战管线不稳定流动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为进行野战管线在流固耦合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77.
快捷灵活、稳定可靠的信息协同,是战场态势实时感知、指挥决策高效联动、交战打击精确协同的重要保证.采用信息流图方式,对比研究了集中协同、递阶协同和网络协同3种作战信息协同策略,基于动态多主体非线性耦合方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了作战信息协同的可靠性、可信度、信息质量、一致性4个度量模型.最后,以空中进攻作战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集中协同策略的可信度最高,递阶协同策略的一致性最强,网络协同策略的可靠性和信息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78.
针对传统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在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应用中面临的参数繁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shearlet)变换与改进型PCNN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相比以往的变换域方法,shearlet具有理想的图像信息捕捉性能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因此,可利用shearlet将待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其次,对经典PCNN模型加以改进,综合运用清晰度水平以及协调矩阵完成低频子带图像以及一系列高频子带图像的融合过程。最后,运行shearlet反变换得到最终融合图像。仿真实验选取了若干组待融合图像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主、客观评价两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9.
面向多约束下高超声速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的通道耦合、参数扰动、模型失配等突出问题,设计一种适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非线性自适应末制导律。为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和简洁性,引入视线旋量和旋量速度的概念,并基于此建立三维制导参考模型和实际系统的表达式;为了保证制导律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一种三维非线性自适应制导律;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该制导律的稳定性。该制导律能够从理论上克服高超声速飞行器末制导面临的通道耦合、参数扰动、模型失配等突出问题,满足多约束制导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0.
含轴间距误差的消隙齿轮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轴间距误差对消隙齿轮精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和规律并不清楚。基于接触碰撞力约束关系建立齿轮接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利用ADAMS/Flex建立单级消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消隙齿轮传动在不同轴间距制造误差条件下的振动及频率特性。研究发现:随着轴间距的减小,扭簧的平均力矩增大,齿轮齿面间的啮合力矩以及摩擦力矩也将增大,从而阻碍扭矩的正常传递,并导致固定齿轮转速幅值降低;随着轴间距的增大,固定齿轮主谐振频率整体上降低,而且在轴间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时降低很快。这一发现可指导消隙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