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4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舰船武器系统陆上联试中的仿真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仿真测试系统的功能、组成,系统配置,联词测试方案以及在两次较大规模舰船武器系统陆上联调试验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益,提高仿真模型,仿真测试设备的通用化、系列化是舰船武器系统联调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M/G/1(RVT,P(j))表示服务员具有随机长度休息时间(RVT)的、且一休息时间结束时有 j 个顾客等待的概率为 P(j)的、修正的 M/G/1 排队系统。我们用嵌入 Markov 链的技术已详细地分析过这一排队系统,这里提供另一分析方法。最后,应用这个排队系统的分析结果,对时隙 ALOHA 卫星公用信道的分组碰撞概率计算公式作了推导。  相似文献   
13.
坦克火控系统机动目标的自适应滤波与自适应解命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制导火控系统中,为实现目标信息的自适应滤波与自适应解命中问题,机动目标模型应能实时识别,并要适应工作周期的各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参数辨识模型”,首次完全满足了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已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工况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单干扰因素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的影响,用非线性方法和小偏差方法对比分析了两个干扰因素分别和共同对发动机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可用于泵压式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结果分析、可靠性及故障分析,也揭示了此类发动机参数随各种干扰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类高次多项式系统极限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变换将一类高次多项式系统化为Lienard系统,利用Hopf分枝定理和张芷芬唯一性定理,证明了该类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真实静电感度测试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报道了利用该方法测试的两种电点火管DD—4.5、DD—17的静电感度测试结果。确定了其最小静电点火能分别为834μJ和188μJ。依据不同的ESD(静电放电)模型,讨论了不同静电危害源对电点火管直接放电时的最高安全电压值。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热处理炉工作区炉温均匀性检验的必要性和检验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何贯彻 GJB 509—88《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规范》中有关加热炉有效工作区炉温均匀性定期检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当前人工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研究情况就思维能力的形成,思维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人的思维特性主要由大脑神经网络的特殊结构体现,人的经验在形成这一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活动是多源控制条件与联想能力相结合的结果。另外,还从能量的观点对某些思维活动现象做了一定的解释,认为思维活动是机体在多源控制方式作用下具有较高能量记忆信息运动状态的表现。最后给出一个思维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先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复杂武器装备及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代国防工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一个用以支持舰艇指挥控制系统设计的仿真建模集成环境,着重于软件体系结构、复杂模型体系的集成与管理、软件重用及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金属材料中蠕变损伤进行了讨论.由其变化与金属内部电阻变化的相关性,提出并研制了一种集无损、准确、灵活、价廉于一体的自动测试系统.这一测试仪器的研制将有利于对金属构件的蠕变损伤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