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41.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维恩·克拉克海军上将的名义,发表了《2010年海军构想》和《2020年海军构想》,之后又于2002年10月号发表了关于美国海军未来发展的另一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海上力量:投送决定性的联合作战能力》。透过这3个文件,人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前美国海军建设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642.
“9.11”事件之后,反恐训练和反恐作战理论的研究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近期不断有报道:“本·拉登的追随者正接过他的衣钵,准备实施新一轮的恐怖袭击。”沙特爆炸案和车臣自杀爆炸案均怀疑为基地所为。我们将目光关注在海上,海上反恐成功,将保证蔚蓝海面的和平宁静,它将直接取决于各国王牌海上特种部队——让现代“海盗”闻风丧胆的“海豹”。  相似文献   
643.
薛林群 《国防科技》2003,(12):49-5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在收到英国拒绝“和平建议”的回信后,便决定凭借其强大的空军实力,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来征服英国。尽管当时英国的空军实力远远弱于德国,但最终挫败了德国的狂轰滥炸。究其原因,富具特色的民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实行的是国家与地方、公共与个人相结合的民防建设方针,力求做到:建立有效的战略预警系统,为民防的动员与实施争取主动;中央政府对民防建设投入一  相似文献   
644.
唐立达  汪治强 《国防》2016,(4):42-43
海洋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海防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我们必须着眼常态维权、远海维权、高强度维权,依据任务需要“编”、瞄准能力需求“训”、立足常态维权“用”、适应特点规律“管”、围绕建设使用“保”,全面加强海上民兵工作,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重要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645.
宿云波  侯蕾  王朝 《国防》2016,(9):61-63
新形势下,国家海洋安全与发展利益拓展,对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加强军民融合力度,建立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加强远程投送动员力量建设,开展针对性演习演练,完善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46.
南方某海域突发激战,作战部队急需一批战备物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命令,从北方某港紧急动员一艘万吨级集装箱货船将战备物资输送到南方某港。一声令下,一场紧急状态下的海上国防动员演练打响了。  相似文献   
647.
徐阳 《当代海军》2000,(5):13-14
1今年3月27日,俄罗斯北方舰队从水下相继发射两枚弹道导弹,均准确击中靶标。俄海军总部发言人称,导弹的成功发射是祝贺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的一种独特的礼炮。  相似文献   
648.
日本海上自卫队把扫、布雷部队统称为水雷战部队。日本海上自卫队自1954年在美国的扶植下正式组建以来,一贯重视提高其水雷与反水雷作战能力,经过40多年的建设,水雷战部队的扫雷能力已居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649.
650.
陆锋 《国防科技》2001,22(12):30-31
近年来,日本为实现其既定的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过渡的日标,不仅重视发展陆上军事力量,还积极调整、优化海上自卫队的编制.发展具有远航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和运输舰,强化海上军事力量,以实现其“大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