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靳涛 《当代海军》1999,(6):37-38
1959年6月9日,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在美国下水。弹道导弹核潜艇作战海域辽阔,能长期水下潜航,突袭能力强,具有陆基弹道导弹不可比拟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是美国战略核打击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武器系统,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因此,美国历来十分重视这支核威慑力量的建设。40年来,美国共建成4个级别59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112.
113.
美陆军认为,太空是21世纪重要的作战领域,并加紧研制和装备各种太空产品,以成倍地提高其战斗力。美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系统应运而生。借助该系统,地面战术部可以直接向众多卫星下达任务,获取实时情报,并将之分发整个战区。本文详尽叙述了负责发展该系统的各机构的职责,以及为使该系统满足地面战术系统的要求而举行的多次年会,讨论会和演习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4.
弹道导弹基本诸元的快速装订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牛顿迭代法实现了弹道导弹基本诸元的快速装订。推导了根据落点偏差求飞行程序角和发射方位角的牛顿迭代公式,设计了迭代算法,并给出了实际算例。考虑到迭代算法收敛速度与所给的迭代初值有一定的关系,提出了预先准备简易射表采用反插值算法为牛顿迭代法准备初值的方法,经计算表明可以大大减少迭代次数,从而实现标准弹道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15.
曹泰岳  任兵 《国防科技》1998,19(4):53-77
本文将美、苏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综述了弹道防御政策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弹道导弹威胁和扩散的分析,阐述了弹道导弹防御与反弹道导弹条约二才之间冲突而又相容的复杂关系,研究了弹道导弹攻防对抗的机制。在弹道导弹攻防体系的三大支柱三拦截模式的利弊分析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美、俄两国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计划和态势。为了对战区导弹的多国共同防可能的国际合作动机、方式和计划有深入理解,本文对战区防御的武器系统技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本文是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全面回顾。从十年前,该计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到1993年“星球大战”计划宣告结束,阐述了整个十年期间,“星球大战”计划的产生、调整和转向的全过程。从高技术角度对该计划作了一定的评估。文章最后对"弹道导弹防御"新计划作了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9.
美军注重运用高新科技赋能海基后勤,使联合部队指挥官利用海上力量投送能力更快地开辟战区和投送物资,为其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履行远征机动作战任务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借鉴美军科技赋能海基后勤建设经验,提升登陆作战物资持续供应能力,分析美军海基后勤在物资保障过程中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一体化指挥控制、运筹化保障筹划、标准化保障流程和新质新域能力的主要做法,并指出海基后勤在支持陆军物资保障、岸海衔接安全防卫以及力量模块化编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美军经验,加强登陆作战海上中转基地建设、规范多元力量的指挥与保障关系、加快生成智能化无人化能力以及创新岸海岛衔接的保障模式,以期为军队贯彻科技兴军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反弹道导弹的预警系统是用于早期发现攻击的弹道导弹、测定弹道参数、判定发身阵地和导弹将要攻击的目标,为国家战略防御决策提供预先警报信息的系统,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是反弹道导弹战略防御体系中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拦截武器系统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