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近日,浙江某预备役工兵团在“五五”普法百题知识竞赛活动中,组织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普法学习读本》和我国近几年新颁布、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并从驻地司法局请来了法律专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辅导,增强官兵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官兵学法用法和处理涉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于玲玲  宇启 《政工学刊》2010,(10):80-80
美空军于1997年1月通过《美国空军核心价值观手册》首次正式宣布了空军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是美空军最主要的做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深化了美空军官兵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提高了官兵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53.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4.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要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为军民互动的内部机制;二是以加强对外合作为军民互动的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   
55.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拓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成功地建立和完善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了军民良性互动、科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6.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7.
文章从国防科技工业具有的双重属性出发,从国防战略需求与促进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战略在国防与经济互动中的历史演进,并提出现阶段应改革投资体制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采购办法推进军民市场一体化,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正>习主席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既是对年轻干部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的殷切期望。对于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讲,就是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奋力投身强军兴军伟大事业,成为可堪大用、担当重任的军中栋梁。一、把忠诚当作第一标准。军队没有忠诚,就会变质变色;做人不讲忠诚,就会丢掉本真、丢失信任。这是能否堪大用、担重任的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能耐再大也不能用。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  相似文献   
5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舆论载体日益增多,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又使公安机关极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泛、动态的涉警舆论一方面促进了公安边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另一方面也给公安边防部队及公安边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密切掌握涉警舆情动态,切实提高公安边防部队应对负面涉警舆情的能力,是公安边防部队履行三大历史使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60.
冯都 《军事历史》2007,(3):49-52
上世纪70年代,江西永丰县龙岗为筹办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笔者受命征集各种口碑资料,两次专程拜访我党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郭化若中将,因他当年在毛泽东、朱德身边工作,任红军总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草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命令,是战役指挥的高层亲历者,便请他追忆当年在赣南山区与国民党军周旋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