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反步滑模位置控制器(ABSMC)。首先对于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采用自适应鲁棒算法进行有效估计,通过对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适当的Lyapunov函数,最终给出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和不确定参数自适应律的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抖振,系统跟踪误差小,跟踪性能好,对参数摄动及外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多管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的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滑模位置控制器.用模糊控制逼近理想滑模控制,设计切换控制补偿逼近误差,自适应控制调节模糊参数和切换控制的不确定上界.为了保证系统渐进稳定和可控,根据李亚普函数导出自适应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保证了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而且对负载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3.
液压支架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重点非船产品之一,更是平阳重工的支柱性民品。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走旺,平阳重工液压支架的产品开发、生产及货款回收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液压支架产值从2000年的6000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3亿多元,增长了5倍。特别是2005年,平阳重工全年开发液压支架2777架,合同金额达4.8亿元,实现货款回收3.27亿元,创造了平阳重工液压支架生产2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4.
军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抓住如何确保重点型号任务完成和促进发展这个核心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使三者利益最大化,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得以有效发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装备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型装备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颗粒污染控制模型,具体分析了几个关键参数对颗粒污染度的影响,为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目前,平阳重工已开发建成了以煤矿综合采煤机械液压支架和科技电子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现代化民用产品系列,从而实现了公司军民结合、保军转民、确保军品,并做强做大民品产业的根本性转变,为公司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7.
针对高炮炮控交流伺服系统高精度定位控制存在的外界干扰及诸多非线性因素,提出了基于连续光滑函数fan()的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并将其应用于分数阶PID控制器,即CS-ESO-FOPID。该控制器将所有外界干扰因素作为"总干扰"获取干扰实时量,并通过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非线性因素的实时动态补偿。数字仿真证明,CS-ESO观测优于传统ESO观测,CS-ESO-FOPID的动态控制精度及对外部扰动的鲁棒性均优于FOPID控制,避免了基于传统ESO的分数阶PID易出现的高频颤振现象,从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某一个在脉冲负荷作用下配置了液压调速器的电站柴油机系统的动态仿真计算 ,确定了改善这类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并通过调整使系统动态性能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9.
多维力场中浮动输油软管工作可靠性技术和恒张力承载索伺服控制技术,是岸滩油料补给装备研制的两大关键技术。从理论上分析和描述了浮动输油软管在海上的运动及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多维力场中软管的数学模型,进而求解,再从技术上寻求有效对策,研究设计了恒张力承载索液压伺服控制绞盘,从而解决了这两大关键技术,为岸滩油料保障装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0.
章佳斌 《国防》2001,(3):64-64
1999年10月1日,全世界聚焦天安门广场.当一架架新型战机准时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时,正在收看实况转播的合肥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兴奋不已,他们看着荧屏上呼啸而过的新型战机,与兼任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黄廷龙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场面饱含了合肥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深情,也蕴藏了他们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