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31.
为搭建指控系统维修和模拟训练平台,根据液压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建立液压增压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液压增压器模拟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装置与指控系统连接,能够正确地完成液压增压器的实时模拟功能,模拟结果与实物一致。  相似文献   
32.
液压联轴器外套采用多层筒组合式外套可提高液压联轴器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文中对液压联轴器不同材料双层组合式外套和同种材料3层组合式外套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双层和3层外套分层界面的最佳半径.结果表明,3层外套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比单层外套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31.4%;3层外套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比双层外套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7.4%.  相似文献   
33.
日前,由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双涡轮变矩器被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授予“行业优秀产品奖”。该产品从结构上彻底克服了原铸造型变矩器设计的不足,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与传统铸造型变矩器相比,新产品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好、可靠性高且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该产品的使用,使整车传动系统寿命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整车质量。目前,产品在国内市场已广泛应用,得到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
为了提高操舵系统可靠性和安静性,以新型电液操舵装置为对象,将装置启停过程精细地分为三个阶段,建立了这三个阶段的液压冲击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提出了减小启动阶段液压冲击的"快-快-慢"装置运行控制方法和减小停止阶段液压冲击的"慢-快-快"装置运行控制方法,仿真验证两种控制方法正确有效,可有效降低装置启停过程中的液压冲击...  相似文献   
35.
舰船液压系统的低频脉动伴随流体沿管路传递,产生结构振动的线谱。针对难以通过被动式衰减的低频脉动,设计旁支式次级源,进行有源衰减的研究。所设计的旁支式次级源采用压电陶瓷驱动,结构紧凑且增加了放大结构,从而提高了响应特性。搭建液压管路的有源控制系统,采用FxLMS自适应算法,进行多线谱脉动的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旁支式次级源能够对多线谱低频脉动进行有效衰减,减小随流体传递的振动能量,且对原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36.
37.
采用液压驱动的模拟鱼柔性长背鳍波动运动的水下仿生推进器,当改变液压系统的流量和阀的控制参数时,其运动学参数能够迅速地做相应调整,实现平稳、流畅、连续的仿生运动。建立了阀控液压摆动关节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得到系统传递函数,并绘制了Bode图。根据传递函数分析了阀控液压摆动关节的稳定特性、动态位置刚度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阀控液压摆动关节具有一定的自稳定性,其工作频率与影响位置刚度的负载变化频率重叠,动态响应速度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参数来调整。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影响某型轴配流径向柱塞泵容积效率的各项因素,并对内部泄漏作了重点分析;定量分析了某型轴配流径向柱塞泵活塞与转子、配流轴与转子间的泄漏,并实验分析了配流轴与转子间泄漏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内部泄漏增加时,泵的容积效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39.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全维状态观测器--H_∞观测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液压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建立了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能观规范型;在考虑过程噪声与测量噪声的前提下,设计了系统的鲁棒观测器结构,并运用H_∞滤波理论确定观测器的性能指标,求解了系统的矩阵Riccati方程,计算了观测器的反馈增益矩阵.设计实例的性能测试表明,该观测器具有良好的敏捷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40.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军工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断提供机遇和挑战。军工企业如何沉着应对,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中央高瞻远瞩,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果断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国防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指导方针,为军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军工企业也由此被推向了市场,走上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