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61.
由于电磁波在穿越不同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因此在地下目标成像过程中,电磁波信号穿越从雷达到地下目标的组合通道的路径不是直线而是折线,此时利用常规的自由空间中的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已经不能对目标进行成像。基于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地层有耗媒质的特性,提出了电磁波传输的组合通道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地下目标成像中。通过仿真比较可以看出,使用组合通道模型对地下目标成像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组合通道模型适用于对分层土壤中的地下目标成像。  相似文献   
62.
4月18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组建。据悉,在中国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的背景下,该中心将提供高水平的相关应用理论和技术,推动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以缓解国内能源日益紧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目前,正是世界各国对月球探测最感兴趣、月球探测计划最多的时期,我们正迎来人类的第二次探月高潮。未来10年,各国有许多准备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撞击器、穿头器和着陆器等)。这一新的探索时期开始于欧空局的SMART-1计划,随后是日本的SELENE计划、中国的嫦娥计划、印度的Chandrayaan-1计划、美国的月球侦查轨道器等。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各国的探月计划进展、绕月卫星、着陆器及月球车、科学探测有效载荷、月球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会议期间,记者还就加强国际合作、特别…  相似文献   
64.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21-21
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博尔登 国际社会越来越需要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合作。目前,美国在为2025年的火星探测计划而努力,正在完成大载荷系统,2014年将会进行联合的非载人试射,2017年将实现载人试射。重点工作还包括地球科学及火星探测。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去年欧洲成员国齐聚一堂,做出了一系列决定:新建了两个通讯平台;和有关方面合作开发新一代气象卫星;在发射器技术方面做了很多投入,已研制第五代发射器模型,正在研发第六代发射器。欧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技术有这么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65.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46-46
2007年,我国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飞往月球。为激励全国人民的科学探索精神,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融合,同时拉近高科技工程与普通百姓的距离,使公众有参与感,原国防科工委决定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上搭载30首由全国人民参与评选的歌曲和乐曲。当卫星进入绕月轨道以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的遥远太空唱响这组曲目。每位中国人将能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听到这些来自太空的中国天籁之音。"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这30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基础上选定的。  相似文献   
66.
在嫦娥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测控系统至关重要。我国的航天测控网不仅轨道测算精度高,而且具备天地话音、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传输等能力.可对火箭、各种轨道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提供高精度测控支持服务,实现了“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一网多星、国际兼容、飞船回收”六大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67.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干扰情况下的雷达探测区域进行分析,通过目标、雷达和干扰机空间位置关系,对雷达干扰公式进行推导,建立了干扰条件下雷达探测区域三维空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直观地显示了干扰条件下雷达在空间各个方向的探测范围。  相似文献   
68.
针对海战反潜作战实际,结合战略战役兵棋特点,设计了被动声纳探测仿真流程框架。为模拟探测时间的随机性,提出了被动声纳探测时间模型,并确立了探测时间与探测噪声的关系方程。从舰艇声源特性和战场环境对噪声传播的影响两方面考虑,建立了舰艇声源方程和噪声传播模型。最后,在某模拟系统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符合战略战役模拟实际。  相似文献   
69.
针对基于网络中心与平台中心的声纳浮标组网探测问题,在分析声纳浮标瞥概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方式下声纳浮标网的发现概率计算模型,给出了评价声纳浮标网探测效能指标.最后以声纳浮标拦截阵探测为例,对基于网络中心和基于平台中心的声纳浮标网探测效能进行分析,仿真了声纳浮标布设数量与布设间距对探测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声纳浮标布设数量超过一定值时,继续增加并不能使网络中心的探测效能显著增加;与平台中心探测相比,声纳浮标瞥概率为Fermi模型时,网络中心探测的优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0.
2012年9月底,美国桑迪亚国家试验室演示了其“收割机”系统探测秘密核爆炸的能力。该系统由3个机载吊舱组成,其中两个用于大气颗粒采样,另一个为“伽马辐射方向指示传感器”,它通过4个大型碘化钠探测器和一套复杂的处理算法,引导载机飞向放射性云团。“收割机”系统能探测多种放射性元素的分布情况,既包括自然界大气中的氡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铅和铋,也包括由宇宙射线诱发自然界中的碳一14裂变而产生的放射性铍-7。此次试验是美军“联合能力技术演示”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收割机”模块化吊舱系统集成到MQ-9“死神”无人机上。改装有人驾驶飞机专门用于执行秘密核爆炸探测任务成本高昂,导致可执行这一任务的飞机数量非常有限。“收割机”系统可由多种飞机携带,届时可执行核爆炸探测任务的飞机数量将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