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01.
伊桑·亨特(汤姆·克鲁斯饰)的特工小组在莫斯科执行间谍任务时,一个恐怖分子安置的炸弹炸掉了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克林姆林宫。俄罗斯政府宣布这起袭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恐怖袭击的范畴,是完完全全的"战争的挑衅"。伊桑·亨特的特工小组顿时陷入尴尬境地,他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目前爆炸成型弹丸形貌测试普遍使用的脉冲X光摄影法成本昂贵、结构复杂、测试困难的缺点,提出了激光平行光幕形貌测试系统。该系统中,由启动网靶、停止网靶和计时仪组成的区截测速装置测试EFP的速度,激光平行光幕和示波器测试EFP弹丸通过光幕时直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然后将上述测试结果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出EFP弹丸的形貌。测试与仿真表明:激光平行光幕形貌测试系统可以测试EFP弹丸的速度与形貌,而且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以在大威力战斗部试验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3.
茫茫太空中,一颗颗卫星如同闪亮的眼睛,围绕着地球不断监测.不断获取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如何使卫星所获取的海量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输给地面,面对这一考验世界航天的难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晶、谭立英科研团队给出了”中国解答“。  相似文献   
104.
8月下旬,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在东南沿海组织了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实战化实兵自主对抗训练,首次使用全激光对抗、网络化裁决模式。 训练基地把激光交战器材配备至红蓝军船艇、战车、单兵和坚固工事。训练中,“红蓝军”各交战主体实行全程激光对抗。基地对训练地域、海域实施实时信息覆盖、全程监控,用网络数字化技术手段检验了部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这种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组训方式,使实兵对抗演练更加贴近了实战。  相似文献   
105.
光学元件的装配应力和加工应力是制约高精度激光陀螺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考虑各向同性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介电常量变化的情况,利用弹光效应和琼斯矩阵得到了复杂应力与穿过全反射棱镜的激光束偏振态改变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提出一种通过记录棱镜布儒斯特角反射光椭偏度配合光斑质量分析应力水平的筛选方法,对棱镜式激光陀螺装配过程中光学元件应力的早期筛查有突出作用,并设计专用工装以适应棱镜相关产品的应力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6.
研制了一种激光编码记录装置,通过接收目标漫反射激光信号,模拟弹上部分控制系统工作产生两路特征信号,并采用边沿特征时间标识记录方法对特征信号进行数据记录.该装置在数据储存量显著减少的情况下能保持高精度的时间记录,真实记录目标漫反射激光接收过程中的激光编码等信息,有利于对末制导炮弹射击过程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07.
一种舰载激光武器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舰载激光武器系统和传统火炮武器系统的差别,分析了激光毁伤目标的机理及其大气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舰载激光武器系统火控模型,并研究了舰载激光武器的交战模式及在线杀伤评估算法。最后探讨了舰载激光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8.
在衍射、色散、克尔效应和多光子电离的动态平衡作用下,飞秒激光脉冲能够形成长距离的自引导光丝结构,并且伴随着狭长的等离子体通道。为精确控制超强飞秒激光脉冲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针对飞秒光丝传输模式及光丝光场时空分布的有效调控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介绍飞秒激光成丝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飞秒激光成丝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将光丝调控方式大致归结为两部分:时间调控和空间调控。其中,在空间维度上的调控主要可以分为相位调控、振幅调控以及特殊光场调控。同时指出飞秒激光大气成丝调制能产生众多的新效应,可为促进飞秒光丝实现更多新颖的潜在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CH-PLIF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部件之一,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火焰结构的研究对揭示超声速燃烧的稳焰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测量了超声速燃烧直连式试验台燃烧过程中重要自由基CH的二维分布,实现了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的可视化。在开敞空间的低速射流火焰炉中使用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对CH-PLIF技术进行了初步验证和系统优化,再利用CH-PLIF技术在凹腔稳焰的超燃直连台上实现了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的二维可视化,并与OH-PLIF和CH自发辐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敞空间的低速射流预混火焰中,火焰放热区会发生扭曲、褶皱和分裂等现象,随着雷诺数的增大,火焰锋面褶皱程度更加显著;在凹腔稳焰的超声速燃烧中,火焰放热区高度褶皱和破碎,放热区结构的厚度为0.5~6.5 mm,同时也存在放热区的分裂与剥离等现象。CH-PLIF技术能够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准确地呈现凹腔超声速火焰放热区的结构,其在凹腔稳焰的超声速燃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自动武器身管在不同射速条件下的熔化烧蚀状况,利用有限元的方法,用Abaqus软件建立身管的瞬态传热模型。基于传热学的理论,在射速分别为300发/min、400发/min以及600发/min状态下对身管的对流传热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身管内壁表面在发射过程时的温度。然后建立身管烧蚀模型,再根据所建立的烧蚀模型计算出身管内壁烧蚀的厚度。对比在不同射速下身管的烧蚀情况,得出身管内壁的烧蚀规律。上述研究为合理安排射速以及身管寿命预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