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云浮建市时间短,经济总量小,他们的国防动员和军分区部队全面建设却一点也不落后,国防动员基本具备了应急防卫作战能力。”这是去年底广州军区检查评估组对广东省云浮市国防动员能力检查评估时说的一番话。这个地处粤西边远山区、建市仅只13年的地级市,国防动员工作缘何取得如此大的成效呢?这缘于云浮市委、市政府的“大国防”观念,与时俱进抓国防,紧贴任务管武装,把党管武装工作的标准牢牢地定格在为军事斗争准备“谋打赢”上。  相似文献   
32.
一个军分区,在未来战争中应该什么样的角色定位? 翻开山东省潍坊军分区的工作记录,从省军区按纲施训达标先进单位,到济南军区全面建设先进军分区,再到全国民兵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3.
“某部在机动行进途中突遭敌机轰炸,请民兵给予保障支援。”不到15分钟,5支民兵应急分队集结后冲向“战场”,迅速展开交通、侦察、伪装,物资,卫勤等支援保障,确保了部队顺利通过。这是河南省桐柏县组织民兵进行实战演练的一幕。近年来,这个县人武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平战结合军地兼容,使全县民兵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军事斗争准备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实现军分区、人武部全面建设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四点:  相似文献   
35.
现役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以下简称预编人员),作为战时主要动员补充对象,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战时根据需要,现役部队要进行兵员补充,快速动员专业对口的预编人员参战,平时必须坚持以应急动员准备为牵引,扎实开展工作,从储备好、登记好、评估好、训练好、管理好预编预备役人员上下工夫,确保一旦需要,能把这部分人员及时、快速、对口地动员补充到现役部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抓好民兵信息网规范化建设,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构建以布局合理、点面结合、信息获取快捷的民兵情报信息网,积极探索规范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7.
人才准备是重中之重。人武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也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人武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我们针对部队地处改革开放第一线、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线、防间保密第一线的客观环境和官兵思想变化特点,以“五抓”为突破口,狠抓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落实,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有效地打牢了官兵思想基础,促进了团队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39.
旅团党委机关处在抓基层的第一线,对营连实行面对面的指导,“一线指挥部”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四个基本”建设,影响着各项任务的完成,影响着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地位重要,责任巨大。旅团党委机关在抓基层建设上一定要当好“四器”,即“减压器、分流器、充电器、助推器”。  相似文献   
40.
党支部议训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军事训练领导的基本制度和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议训质量,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动军事训练变革、增强党支部自身能力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