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为研究模拟电台设备在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设计了冲击波超压对模拟电台靶标的毁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冲击波超压大小对模拟电台靶标毁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波超压值小于0.02 MPa时,模拟电台功能正常,冲击波超压在0.05~0.10 MPa时,模拟电台部分出现局部功能损毁,当冲击波超压值大于0.2 MPa时,模拟电台完全失去功能,冲击波对模拟电台靶标的毁伤程度随着超压的增大而增大;合理的结构防护可有效降低冲击波对电子部件的毁伤;为其他电子目标的毁伤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声发射的检测原理,研究了冲击波作用下物体的声发射特性,并利用声发射的不可逆效应(Kaiser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的冲击场层析技术.给出了实现流程图及其若干关键技术,如主副鉴别、前沿鉴别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一定的实用性,为冲击波作用下物体内部的位错形成和滑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手段.最后对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谭洁 《军事史林》2007,(5):49-51
重装空投技术的解决,突破了制约空降兵战斗力提升的一大瓶颈。然而,伴随着这一变化的来临,传统的空降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乃至训练内容和方法都面临着变革的挑战。请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杀伤爆破战斗部爆炸预制破片和冲击波对雷达天线阵面靶板的复合毁伤特性,采用LS-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破片和冲击波在不同时序下对天线阵面等效靶板的复合毁伤作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研究,描述了两者在不同时序下对靶板的复合毁伤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分析了靶板某典型节点的位移变化规律,揭示了破片和冲击波作用靶板的不同时序对靶板损伤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破片和冲击波对装备部件的复合毁伤效应,不是二者毁伤效应的简单叠加,而存在特殊的作用机理,且这与二者到达目标的时序有关。所得结果不仅促进了损伤机理的研究与发展,而且还对杀伤爆破战斗部结构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炮口强冲击实现火炮动态后坐是一种新型的火炮射击模拟试验方法。针对该试验方法,采用振动理论分析了其力学原理。基于ATV软件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某自行火炮的虚拟样机模型;分别采用ADAMS及EASY5软件,建立了动力系统的多刚体模型及液压系统模型;在以上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火炮射击模拟试验装置的机液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能较准确地模拟火炮实弹射击时的后坐动态特性,为该模拟试验装置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航炮吊舱与飞机发动机地面相容性试验,是为进行空中首次实弹射击是否会引起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事故而进行的摸底试验,涉及到航炮发射时炮口产生的压力场、温度场、所形成的流动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发动机吞恶劣气流能力。重点介绍了试验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测试手段。通过分析保障空中实弹射击成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内人防结构顶板核爆荷载的合理确定是目前人防结构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在对实际工程的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双层地下室的试验模型,进行了空气冲击波在地下室模型内传播的爆炸试验,分析了作用在双层地下室底层结构顶板的爆炸压力分布特性,并得出多层地下室的底层顶板核爆荷载一般要小于单层地下室顶板核爆荷载设计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电磁轨道炮从论证到缩比样机研制已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其研制进展无论是所达到的指标还是在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均走在了美国三军的前列,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美国海军在对舰载电磁炮的需求定位上给予了明确而充分的论证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图,并在研发的管理中引入竞争和评价机制,在关键部件的研制上,采取由两个研发团队同时开展竞争的机制,从而把研制风险降低到最小。然而,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装舰对象、炮口动能指标和研发经费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变数,认真分析美海军电磁轨道炮在研发过程中的经验,预测其下一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