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CPCI总线结构标准自发布至今已广泛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而热切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可有效减少测控系统平均维修时间,提高系统任务可靠性。以CPCI总线结构为基础,通过讨论与研究给出一套完整的改进设计方案,以改进电源管理控制底层设计为途径,使测控系统具备高可用等级热切换功能,从而满足增强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2.
赵晓刚  蔡渝  周毅 《国防科技》2021,42(2):28-35
虽然管道电伴热系统在国防工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针对管道电伴热系统安全性的评价问题,在分析总结管道电伴热系统常见故障的基础上,从系统设计、安装施工、电气连接与操作使用4个方面,选取17个影响因素构建管道电伴热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方案层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143.
疲劳过程中存在热耗散效应,热耗散产生的温度变化可反映疲劳损伤过程,为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问题,故提出基于红外热像法的叶片受迫振动热耗散规律研究。首先,系统分析疲劳热耗散理论;其次,对叶片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各阶振型以及应力分布,分析振动特性,并确定薄弱区域;最后,基于红外热像法对平板和叶片结构在超声激励受迫振动过程中的热耗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结构高阶模态主要为弯曲或扭转为主的复合振动,应力集中常发生在叶根与叶身中部;质量、阻尼作用和振动时间分别影响试件表面温升速率和最大温升值;热像法可作为结构受迫振动下应力集中区域快速检测的有效技术手段,为叶片结构振动疲劳非接触式测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4.
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中高温环境下BPN药剂的热稳定性和输出性能评价问题,本文中对药剂关键组分及经历180℃2 d、5 d高温试验前后的不同配比的BPN药剂开展了表观形貌分析、热重(TG)分析、差式扫描热(DSC)分析、输出威力测试等,研究得到硝酸钾、硼粉及不同配比的硼硝酸钾药剂的热反应历程。实验表明硝酸钾、硼粉在500℃之前,存在硝酸钾的转晶(132℃)、熔化(332℃),从熔点(332℃)到500℃时,硝酸钾正在融化但仍未分解或气化,呈融化状态,是稳定的。随着硼含量的增加,分解峰温逐渐下降,硼硝酸钾药剂的反应初始温度比硝酸钾的分解初始温度提前了约50℃。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合剂优于氟橡胶粘合剂,无粘合剂BPN和不饱和聚酯树脂BPN高温安定性良好,在航天任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圆筒壁的导热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 ,提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空调动态负荷计算方法 ,推导出圆筒壁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根据此模型得出的潜艇空调热负荷动态计算结果比采用静态负荷计算法更准确 .  相似文献   
146.
引人注目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正在取得飞速进展,日益拓展其新的应用领域。结合器件技术讨论21世纪头10~20年间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发展趋势和在军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利用热分析技术,对电缆绝缘材料的热老化寿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电缆绝缘材料热老化寿命的计算公式。在不同载流量下,对电缆绝缘材料热老化寿命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电缆热老化寿命与载流量的函数关系,为电流致热型线缆火灾的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8.
聚磷酸铵热分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法(TG)对聚磷酸铵的热分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磷酸铵受热分三步分解,其热分解机理均为三维扩散分解,并用微分法中的Achar法对热分解的数据进行处理,用多种机理方程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聚磷酸铵第一热分解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及分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9.
热壁条件下油气热着火关键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受限空间内高温热壁条件下的油气热着火的实验系统.基于系统的实验和分析,探究了受限空间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热壁温度对油气热着火发生的影响.实验发现:油气热着火概率随着热壁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升高、湿度的减小而增加;油气混合物在汽油自燃点附近开始快速化学反应,油气热着火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83 K;油气热着火存在三角形的着火压力半岛,且着火压力下限随热壁温度升高而降低,着火压力上限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0.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废名、林庚、卞之琳都曾不约而同写下了若干无题诗,对应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他们在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中亦见出了他们的不同个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