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针对部队野外驻训帐篷内部温度高、热环境差的问题,在帐篷贴铝箔的基础上,对帐篷淋水前后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汽化潜热的特性来改善帐篷的热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淋水后的帐篷内的WBGT值小于32℃,在人体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712.
713.
火场当中,钢质材料的存在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五种特殊存在形式竖直承重、竖直不承重、竖直悬挂、水平悬空和水平放置.研究钢质材料这五种存在形式在火场当中的变形,有助于对起火点的认定和火灾发展蔓延方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714.
根据平行弦桁架梁的受力特点,把平行弦桁架梁的变形分解成弯曲变形与剪切变形,对弯曲变形用等效简支梁计算,剪切变形用简单的纯剪梁计算。该法把一个十分复杂的超静定桁架梁简化成十分简单的等效梁,用手算就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15.
耦合系数会直接影响到偏振光经过耦合器熔锥区后的光能量分布,从而影响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基于光波导模式耦合理论,建立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模型,推导出了适应于纤芯为圆型、偏振主轴非平行时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为耦合模方程的求解以及耦合器的性能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为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高性能制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16.
线-面传输线Taylor与Agrawal模型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axwell方程推导描述外电磁场对导线的耦合传输线模型有Taylor,Agrawal和Rachidi三种模型,每个耦合公式给出相同的传输线响应,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Nucci和Rachidi通过数值方法验证在圆柱形雷电电磁场激励下这三种线-面传输线模型在负载终端具有相同的全电压解。本文采用解析的方法对线-面传输线Taylor模型和Agrawal模型进行研究,获得了这两个模型基于平面电磁波激励下的终端负载响应的解析解,证明了它们的解析解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线-面传输线Taylor模型和Agrawal模型其实是对同一个解的不同描述。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传输线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717.
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军用资源与民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统一的良好举措。陕西省作为军工科技资源大省,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中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依然存在市场潜力未被完全激发、转化效率低下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科研院所、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市场环境和政策指引等多个主体和维度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优劣势、拥有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陕西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18.
文章从战术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颠覆性技术广义和狭义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颠覆性技术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在国家和军队两个层面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19.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积极联合各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高性能计算资源优势,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立了“基于超算的人工智能抗疫大数据平台”,在肺炎疫情分析预警、人工智能病原检测、精准体温测量等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优势,用科技力量“智斗”疫情,以及从防疫控疫、检验检测、药物疫苗发现等多方位着手,科技助力全面抗疫防疫。  相似文献   
7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