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牛宝成 《国防科技》2003,(10):58-60
在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分布着许多星罗棋布的小岛,这些小岛因大都座落在海上交通线上,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所以被人们称为“战略岛”,也有人称其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自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岛屿不仅担负着对飞机、舰船的后勤补给任务,而且还起到了中间补给站的作用,成为各国海军可以依赖的战略“大后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海上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占领和控制这些战略岛,便成为美国进行全球干预行动、充当世界霸主的关键链环。  相似文献   
92.
航空燃料水反应试验是检测喷气燃料和航空汽油洁净性指标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的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探讨了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考察摇动速率和摇动幅度,提出了优化摇动速率和摇动幅度的试验控制条件.在摇动时间为2min、摇动速率为150次/min、摇动幅度控制在185 mm、静置时间为5 min进行试验时,其试验结果均呈现很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较好地消除了方法中试验条件控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94.
军闻述评     
<正>海军新装备"试锋"浩瀚大洋寒冬,东海某海域,波谲云诡,某大型综合补给船考核验收悄然拉开帷幕。万吨巨轮与作战舰艇协同编队挺进,直抵深海考场。被誉为"作战舰艇摇篮"的东海舰队某舰艇训练中心,以实战标准严把考核关,"逼"着受训官兵全力以赴。战舰驰骋左右,雄鹰翱翔海天,纵横补给线一次性对接成功……这标志着该大型综合补给船拿到了走向深蓝海战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95.
由于现代战争后勤补给的快速性、安全性、决策者的主观性及获取情报信息的相关特性,使后勤补给路线的决策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对确定不确定信息的良好处理能力,对后勤补给路线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选择路线时摒弃了传统的只考虑时间效益的思路,综合分析影响后勤补给路线选择的诸多因素,在遵循目的性、实用性、关联性、客观性和定量化原则基础之上,构建了后勤补给路线选择的指标体系;给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决策定量化数学模型,对后勤补给路线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为指挥员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针对战时物资前送优化决策问题,较多对两级网络下的"多点对单点""多点对多点"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对多级网络下、多节点转运前送、多式联运前送、物资协同补给问题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立足战场实际,针对后方物资、预置物资、作战部队组成的三级网络的预置协同补给问题,进行定量化、模型化研究.在满足硬时间窗基础上构建了以运输风险度最小为目标的双层指标模型.针对所建立模型具有高维组合优化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并用不同规模算例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战场实际,设计的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稳定性、精确性,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所建模型进行有效求解,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河佑 《现代舰船》2011,(3):32-34
最近的一次老战友聚会,笔者有幸参观了停泊在南方某军港的我国海军最大的综合补给舰——"青海湖"号。当天,久雨的军港,天公作美,天气多云转晴,二三级南风推动着大朵的白云顺着码头由南向北飘移。我站在码头上,对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高大巍峨的"青海湖"号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8.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预燃室内镁粉尘云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粉尘云的一维层流预混燃烧模型。研究表明,镁粉尘云层流火焰传播很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基本不变,燃烧区很薄,而预热区厚度约是燃烧区的2-3倍。粉尘云中镁颗粒的蒸发和气相镁与氧气的均相反应是产生火焰的直接原因,也是火焰得以传播的关键。预热区气相温度升高主要靠燃烧区气体的导热和扩散过来的气相镁与氧气反应释放热量,而预热区颗粒相温度升高主要靠气相对其对流传热。分析了各参数对粉尘云燃烧的影响,颗粒相对浓度对粉尘云燃烧的影响比较复杂,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大颗粒相对浓度有利于粉尘云快速燃烧;而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增大颗粒相对浓度则不利于粉尘云快速燃烧。随颗粒粒径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减小,火焰温度升高,预热区厚度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随粉尘云初温增加线性增长,预热区厚度随粉尘云初温增加抛物线增长。数值模拟与文献中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
在推力器机动技术与零燃料机动(Zero Propellant Maneuver,ZPM)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站大角度姿态机动技术概念——控制力矩陀螺辅助机动(Control Momentum Gyroscopes Assisting Maneuver,CMGs AM)技术。文章给出了CMGs AM燃料最优控制问题模型,在对燃料最优解控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改进的伪谱结点法的求解策略,求解了CMGs AM燃料最优机动问题,与仅基于推力器机动的燃料最优解和空间站上的绕特征轴的常速率机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推力器机动,CMGs AM技术更加节省燃料,并同时实现了机动始末动量管理模式的光滑连接;相对于ZPM机动,其机动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扰的能力。CMGs AM技术实现了对推力器技术与零燃料机动技术的高效综合,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站大角度机动技术。  相似文献   
100.
李明强 《国防》2014,(5):79-79
正1964年夏,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发射在即。恰在此时,地处沙漠的发射基地气温骤升,因火箭推进剂的体积膨胀,燃料贮箱内能装载推进剂量比预计的减少,导致火箭达不到预定的射程。要加大火箭的推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加装燃料,但专家们提出的补救方案被一一推翻。因为核心问题在于,燃料贮箱的体积是有限的,要想增大贮箱体积,整个导弹所有结构和参数几乎都将发生变化。在指挥部的一次扩大会议上,一个中尉打破了僵局:"我的主张和大家正好相反,我认为不仅不应该增加燃料,反而应泄掉一部分。"他接着阐述,"我的设想是,减少了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