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01.
据2014年11月24日的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对于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及其盟军来说,通过布满简易爆炸装置的道路进行补给无疑是致命的。据美国陆军估计,在阿富汗进行的道路补给中,每24次行动就会造成一次人员伤亡。美国陆军为了减少这种伤亡,正在探索采用无人系统,包括地面和空中的无人系统进行物资运输,这项工作由美国陆军坦克和机动车辆研究开发和工程中心(TARDEC)牵头实施。  相似文献   
502.
舆情     
《兵团建设》2013,(9):3
巴楚严重暴力恐怖案告破4月28日,巴楚县"4·23"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告破,25名暴恐团伙成员全部归案。其中6名暴徒被击毙,当场抓获8人,逃往喀什、乌鲁木齐等地的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查获20枚爆炸装置,3面"圣战"旗帜,以及大量制爆原料、  相似文献   
503.
504.
505.
<正>1964年10月16日,西部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是当时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坚守与奋斗,其中就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是他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温度和压力,是他攻克了原子弹起爆冲击聚焦设计的关键理论难题,并创立了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506.
针对传统有限元法在分析预制缺陷柱壳时出现的应力/应变计算精度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工程实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冗余度的等效裂纹分析方法。将预制缺陷视作典型裂纹,基于奇异裂纹元法对其进行裂纹稳定性分析,并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来评估预制缺陷柱壳的结构完整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具有比常规有限元分析更高的可靠性,对于导弹线式爆炸分离装置等工作环境恶劣、风险系数较高的预制缺陷柱壳结构而言,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其设计的安全裕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507.
针对弹载记录仪在侵彻环境下受到高冲击力易变形或损坏导致内部电路测试失败的问题,采用LS-DYNA模拟冲击力对泡沫铝等缓冲材料进行抗冲击仿真,选用泡沫铝作为缓冲材料,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出高冲击弹载记录仪。通过侵彻3层混凝土试验,记录仪能够可靠地存储并回读实验数据,证明了在100000g高冲击环境下记录仪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08.
正2012年底,广西公安机关单独组建维和警队,赶赴局势混乱的非洲国家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13个月中,他们如何工作生活,经历了怎样的血与火的考验?近日,他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在那里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09.
为研究T型分支坑道对油气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测定了相同初始条件下T型分支坑道和直坑道中油气混合物爆炸的火焰传播速度和爆炸波超压值。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火焰传播至T型分支坑道时的火焰阵面变化情况,并对T型分支坑道中油气混合物爆炸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T型分支坑道对油气混合物爆炸的影响可以视为面积突扩和障碍物扰动双重作用的影响;火焰经过支坑道时,火焰阵面发生扭曲并产生皱褶,表面积增大导致火焰传播速度增大;T型分支坑道处,大量反射波和绕射波进入波后反应区,加强了气流湍流强度,并推动已燃气体回传,迅速提高了燃烧反应速度和能量释放率,起到了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和爆炸波超压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0.
正5月的昆仑山,依然是雪峰耸立,寒气袭人。在巍峨的群山深处,一队全副武装的官兵快速奔袭,指挥这支"尖刀"的警官面色黝黑、两眼炯炯有神,他就是被各族群众誉为"昆仑猛虎"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七支队股长杨厚强。休息间隙,笔者问他"昆仑猛虎"这一称呼的来历,一向心直口快的山东汉子突然变得腼腆起来,全然没了指挥部队时的果敢,还是他的一位老领导祝晓斌讲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