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电爆炸切断开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感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切断开关技术,本文论述了导体的电爆炸机制,以及作为切断开关爆炸导体参数选取的经验公式,并设计了一种爆炸导体切断开关的装置结构,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通过调节导体参数,可得到脉宽280ns,电压增益达到十几倍的高功率脉冲信号,其结果对我们通过用虚阴极二极管等器件作负载来产生高功率微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本文运用刚塑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带裂纹韧性材料梁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态断裂过程,建立了简支梁的运动和断裂过程的控制方程。本文考虑了应变率对梁的运动和断裂过程的影响,以及由于断裂引起的附加轴向力对梁的断裂过程的影响,给出了梁的裂纹启裂和上裂的时刻及其条件,以及裂纹扩展长度、裂改扩展速度、断裂截面上弯曲力矩和附加轴向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3.
常规导弹爆炸高度误差对毁伤效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的常规弹道导弹为例 ,计算了用过载进行爆高控制的控制误差 ,建立了爆炸高度与毁伤效应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爆高。计算并分析了爆高误差对毁伤效应的影响 ,为爆高控制系统设计和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控暴装备是国内外执行反恐防暴任务部队的重要手段,刺激剂是控暴装备中最常用的剂种,研究国内外刺激剂及其分散技术现状及发展,便于我们掌握控暴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材料的信息,促进控暴专业的发展建设,不断适应多样化任务背景下对反恐防暴任务部队提出的新要求。详述了常用刺激剂及其分散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当前常用的刺激剂,综述了刺激剂的分散方式,分析了刺激类控暴装备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5.
96.
97.
氧气体积分数对油气爆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燃烧和爆炸三要素之一,氧气体积分数的控制对于爆炸事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氧气体积分数对汽油蒸气-空气混合物(简称油气)爆炸极限和爆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油气爆炸下限呈一阶指数规律缓慢增大,油气爆炸上限呈线性规律迅速减小;爆炸极限范围由0.92%~3.76%缩小为1点,该爆炸极限临界点为1.22%,对应的临界氧气体积分数为11.4%;油气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减小,油气体积分数越大,氧气体积分数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98.
煤化工作为能源战略发展深加工项目,近几年发展很快也导致火灾爆炸事故频发,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火灾调查工作非常繁重复杂.从煤化工火灾危险性入手,从火灾调查的组织指挥、现场调查访问、现场勘验分析、综合分析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煤化工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9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以下简称"两弹")两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经过不懈努力,铸就了"两弹"的辉煌。大家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  相似文献   
100.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现在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在研究设计原子弹的初期,我们手头只有一个苏联专家口头提供的教学模型。对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照抄苏联人给的这个教学模型交上去,响了就算成功完成任务了;另一个是把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工作当成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来做,研究原子弹的整个动作过程和运动规律要研究明白苏联的这个教学模型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它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