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014年,俄罗斯武器出口在经历了十几年持续快速增长后首次下滑,新增合同额与出口交付额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挫。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飞机仍然居首位,防空系统出口成绩斐然;从出口市场结构来看,印度仍为其最大出口对象国,伊拉克进入其最大客户前三甲;从发展前景看,目前的出口订单额能确保未来几年俄罗斯武器出口仍保持较高水平运行,但很难取得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2.
众所周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了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三叉戟”。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近年来在积极列装“白杨-M”和“雅尔斯”(白杨-M的改进型)系统的同时,也在秘密进行着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工作。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日前表示,俄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白杨-M”和“雅尔斯”导弹系统,成为俄战略核力量的中坚。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暂定名为一“前卫”。  相似文献   
143.
防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7日报道,日本三菱重工计划向美国出售一种高性能的感应器,美国将把它用在出口到卡塔尔的爱国者2型导弹系统上。这将是今年4月日本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之后,首次批准武器出口。报道称,日本政府应该会在本月底宣布此项决定。  相似文献   
144.
中国当前已研发出一系列陆基反舰导弹系统,能为其提供强大的海上拒止能力。中国海上拒止能力的不断提升将给美国及其西太的盟友造成极大压力。美国当前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对世界上任何海域进行有效控制了。另外,中国大力发展航母、战机和潜艇项目的事实也表明,中国希望在未来增强海上控制和力量展示能力。对中国来说,发展陆基反舰导弹系统有三大优势:首先,陆基反舰导弹是一种可控的威慑武器。  相似文献   
145.
江雨 《现代舰船》2011,(10):43-46
美国海军很早就装备了中、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实现了航母编队的区域防空,但早期区域防空导弹巨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系统结构,对载弹平台的尺寸和空间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这些中、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对近距离、中低空目标的拦截效率并不理想。"点防御导弹"的概念也由此诞生,它是中、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补充。美国海军的第一款"点防  相似文献   
146.
现代水面舰艇面对的空中威胁,随战术导弹技术发展和装备扩散而越发严重,不仅高价值大型战舰需要完善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排水量几百近千吨的小型作战或辅助舰艇,也需要有综合性能较好的导弹系统执行防空/反导任务。国外海军在冷战期间广泛装备点防空导弹,但无论是"海麻雀"、SA-N-4或是后期具备反导能力的"海响尾蛇"、"海狼"和SA-N-9舰空导弹,它们的发射装置体积较大,武器系统的构成也非常复杂,很难满足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小型舰艇防空的需求。近年来西方国家发展了多型具备换代标准的舰载防空导弹,从"米卡"空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米卡"垂直发射舰空/地空导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7.
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的目的是描述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功能间的交互关系。基于网络中心战原理,以区域反弹道导弹为背景,描述了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反导作战的作战过程及其任务序列;分析了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功能节点划分;构建了以3层逻辑网结构为特征的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了3层逻辑网的组成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8.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3):96-96
据报道,俄罗斯玛卡耶夫设计局导弹中心总设计师伏拉基米尔·杰格基亚尔称,玛卡耶夫导弹设计中心是俄罗斯海军固体和液体燃料战略导弹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2004年完成SS-N-23“轻舟”的飞行试验,目前正在导弹中心协作工厂进行该导弹的批量生产。另外,目前俄罗斯海军还装备有两种该中心研制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与SS-N-23导弹一起构成俄罗斯战略威胁力量中海基核力量的基础,并将一直服役至20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