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吕传彬 《环球军事》2013,(3):113-115
抗日战争时期,施亚大先后在抗战支队、特务总队、新5军战斗在抗日一线。1942年受党的派遣,施亚夫打入汪伪部队,任伪7师中将师长,伪34师参谋长、副师长,后成功策划了反正起义。受命打入汪伪1938年3月,日军在南通登陆,施亚夫拉起了队伍,成立中国工农守土团,并与党组织接上关系。1941年6月,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施亚夫将队伍更名“绥靖军第七师”。消息传到南京,正愁枪少无法向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汪精卫异常高兴,立即派心腹严济南到南通收编施亚夫。  相似文献   
12.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3,(3):116-117
中情局前特工杜安尼·科拉瑞奇组建了一个私人间谍组织,而该间谍组织被外界戏称为“迷你型中情局”。组建私人间谍机构科拉瑞奇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共和党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就加入中情局从事驻外特工工作。1981年,科拉瑞奇成为了中情局拉丁美洲分部负责人。5年后,科拉瑞奇又协助中情局组建成立了中情局反恐中心。  相似文献   
13.
禾竣 《国防》2004,(3):57-57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行政院秘书主任黄浚作记录。会上,蒋介石决定第二  相似文献   
14.
于洋 《环球军事》2011,(18):54-5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反间谍机构曾组建了一支专门渗透到敌方前线从事破坏行动的特工部队,为大部队的大规模开进作战开山辟道。这支部队就是鲜为人知的“布兰登堡突击队,作为敌前开路先锋队,这支特工队为德军的步步开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5.
1973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2集谍战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上映后顿时在整个苏联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奇观。那些天,一个19岁的青年同大家一样一集不落地看完了整个片子,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为祖国而战的特工的志向。2年后,这名青年从大学毕业,果然成为了一名克格勃特工。而28年后,这位名为弗拉基米尔·普京的青年已经成为俄罗斯总统。在一次采访中,普京承认自己选择特工之路是受到了这部电视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漏网之谍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2):62-63
冷战期间,约翰·弗拉基米尔·赫斯基上尉曾在美国空军驻德国柏林的一个秘密监听站工作,可以接触到包括密码在内的各种绝密信息。在美空军的一次例行测谎检查中,赫斯基未能通过测试从而引火烧身,引起特工部门的警觉,进而从其住处搜出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20):64-65
英国历史学家索菲·杰克逊在其新:书中披露,“007”的真实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空军中校尤·托马斯。据悉,托马斯是英国间谍机构——特别行动处的一名资深特工,代号“海马”和“谢莉”,盖世太保称之为“白兔”。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犹如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FBI,是世界出名的特工组织。在其厚厚的功劳簿上记录着不少以“梁上君子”方式取得的“巨大战果”。  相似文献   
19.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远,尽管这是他的谦辞,但却提示人们,懂得借鉴别人的长处与优点可以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苏联可以说将这个道理学到了家,二战刚刚结束时,苏联的潜艇建造实力仍然不足。在这种局面下,他们想到了向自己的对头美国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0,(20):22-2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的战略家们曾提出过一系列针对美国纽约的进攻计划,其中包括发射超级导弹、使用远程轰炸机以及派遣秘密特工进行破坏,将纽约变成一片火海。这些计划中有些野心勃勃,有些则极为愚蠢,最终都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