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一类高次多项式系统极限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变换将一类高次多项式系统化为Lienard系统,利用Hopf分枝定理和张芷芬唯一性定理,证明了该类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3.
尾喷流底部流场与外流场干扰的拓扑结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非定常全NS方程出发,运用时间推进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控制方程,模拟了轴对称钝锥尾喷流场与外流场的干扰,得到了随时间发展的精细的流场拓扑结构,并对几种出口压力比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备作战体系的网络结构特点,将作战体系网络分解成作战能力环。分析了作战环要素组成及要素间关系特点,提出将作战环转化成对应网络层次结构;将作战环中中心作战目标和作战环节元素分别设为对应顶层及二级指标层,作战环节装备对应具体战绩指标设为三级战技指标层;集成ANP(网络分析法)与能力需求度评判对作战环节点及作战边进行评估,为装备体系网络拓扑结构研究提供支持。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评估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现有评价模型大多从网络拓扑的角度进行节点重要性分析,无法准确反映节点对体系作战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作战环的体系作战能力量化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度量节点失效对体系作战能力的影响来评价节点重要性,并结合算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分析,为体系对抗中关键节点判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分别对加肋凹型锥-柱结合壳和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进行了塑性极限分析,对比了结构的塑性极限载荷;然后,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力学行为,提出以极限载荷系数和塑性区扩展长度衡量局部进入塑性后,结构继续承载的能力;最后,指出了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结构形式的优越性,探讨了其强度标准,并通过一个精车模型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周期结构中加载集总电阻,能够有效吸收入射电磁波,减小目标RCS.给出了两种超薄吸波结构,都具有厚度薄、重量轻的特点.分析了两种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给出了表面反射系数的计算公式.实际加工了两种吸波材料,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氮化硼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硼氢化锂和硫酸铵为原料合成了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环硼氮烷,以GC MS、FT IR和1H 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环硼氮烷在80℃左右保温72h后可以得到固化的聚硼氮烷,而后经热分解得到氮化硼陶瓷,以TG、FT IR、XRD等对聚硼氮烷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聚硼氮烷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B H和N H键,在后续的热分解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生脱氢反应,1400℃时陶瓷产率约为89.5%.B H键的断裂主要发生在800℃以前,N H键的消失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聚硼氮烷800℃热分解后无机化程度已经较高,其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BN,在1600℃则形成h BN.  相似文献   
10.
最佳生物除磷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当污泥负荷改变时,同步除磷脱氮SBR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除磷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下降幅度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该工艺除磷率的新对策。研究表明,由于污泥中除磷微生物的比例较低、除磷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很差、能够严重降低除磷率的工艺环节多,因此,操作条件改变对除磷率的不利影响远大于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保持操作条件稳定,是SBR系统获得良好除磷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