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奎(屯)、乌(苏)、独(山子)地区是新疆的“金三角”,但存在土壤盐碱化、沙化、草场退化、工业“三废”、地膜与农药污染及水质低劣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本区表来发展的严重隐患。运用国内外有关绿洲生态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种技术防治措施;又尝试提出区域生态再生产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首次采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规模、价格与利润问题,探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2.
苏德 《中国军转民》2023,(22):121-12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三北”等重点工程。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春林 《中国军转民》2023,(12):28-29
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来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随着环保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觉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但是仍然存在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着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制度保障、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4.
《兵团建设》2007,(11):72-7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  相似文献   
65.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赶着马车行进在大草原上;六十年代骑着骆驼跋涉在戈壁沙海;七十年代坐着拖拉机向农牧区进发,八十年代乘坐大卡车进入部队驻地;九十年代登上火车开往自治区首府;进入新世纪,他们把更多视线带回草原……。  相似文献   
66.
我国对教师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新时代受到社会各因素影响,教师师德发展出现了困境。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首先,社会分层模式中教师较低的社会地位阻碍其自觉的提高与发展;其次,消费型社会导致的异化师生关系引来职业隐形倦怠和人才断流,从不同维度限制了教师师德的培育。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现行评价模式,以行政力量改善职场生态,使教师有精力律己修身;优化晋升途径,纳入师德等职业性导向。通过提升教师地位,提高行业门槛、督促群体自律,解决新时代师德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7.
生态旅游是西部大开发最大的亮点。西部古老而神秘,享受着大自然毫不吝惜的恩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柔美多情的漓江水,温婉美丽的西双版纳,辽阔热情的内蒙古大草原,奇幻浩瀚的沙漠,风蚀城堡、沙坡鸣钟无不让人神往……原生态的独特人文景观也吸引着一拨又一拔的仰慕者:西江苗寨奏响芦笙,苗族歌舞引人驻足;傣族少女舞动阿娜身姿,藏族老阿妈手中的转经筒,发出低沉而神秘的声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和支柱产业。玉树的强震、西南的旱情对那里多年来的发展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鬼斧神工的自然风景也被毫不吝惜地摧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段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注定只是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因为有那么多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和自己的同胞共同创建新的家园,维护那片土地;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西南边陲,风景依然很好,因为有那一抹迷彩绿的精心守候。  相似文献   
68.
生态旅游是西部大开发最大的亮点。西部古老而神秘.享受着大自然毫不吝惜的恩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柔美多情的漓江水,温婉美丽的西双版纳,辽阔热情的内蒙古大草原。奇幻浩瀚的沙漠。风蚀城堡、沙坡鸣钟无不让人神往……  相似文献   
69.
徐鲁以感恩自然的心态和更为贴近自然的感性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唯美画面。他将地球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的思想,与盖娅假说异质同构。他的"小拇指童话诗"是对大地的倾听,对自然的言说。  相似文献   
70.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关注教育目标的整合性,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和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是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黑柳彻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叙述了巴学园中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活动。这本书中充分展示了生态式教育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对话"这一生态式教育的核心理念,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学校模式和教育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