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2,(3):60-61
士兵文本腊月梅花香下连队,是新兵们最向往的事,然而十几年前,我那个美好的憧憬却被现实打碎了。心中勾画了三个月的军营竟坐落在一座凹凸不平的大山之中。那天,在丝丝寒风中,我被一名小个子上士带进了那个在梅树林中用红石砌起的房子。小个子上士对我说:"南方来的吧,到我们岗楼去待上若干年,在那里你将会留下人生最  相似文献   
92.
在喜马拉雅山腹、雅鲁藏布江畔,有一块被雪山和原始森林怀抱的"天边牧场";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深处,有一群不爱红装爱武装的"80后"、"90后"女孩。作为南伊沟的第一代女戍边人,她们在这里默默守护,静静绽放。她们是西藏边防总队林芝支队南伊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3月10日刚刚组建,是西藏唯一一个全部由"警花"组成的派出所。  相似文献   
93.
该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请根据您真实情况对下列描述进行回答,然后参照后面的评分标准算出得分。其中"没有或几乎没有",是指最近一周内出现过这种情况日子不超过1天;"少有"是指这一周内曾有1-2天出现过这种情况;"常有"是指这一周内曾有3-4天出现过这种情况;"几乎一直都有"是指这一周内有5-7天出现过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94.
【人物名片】梁子,16岁当兵,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2002年拍摄的《房东先生》,获得中国电视学会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金奖、2006年第二届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国际电视节铜奖。2008年当选英国《TIMEOUT》杂志创刊40周年中国40位人物之一。2012年荣获《户外探险》中国第六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大奖。出版书籍《一本打开的日记》《独闯非洲高山王国》《西非丛林的家》《红海大漠》《我的非洲部落》《非洲十年》等。  相似文献   
95.
文字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文字工作者是思想的记录者、真理的传播者,是一个时代的良心。文字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文字工作者是令人崇敬的人。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对文字工作嗤之以鼻的声音:有的认为搞文字、写材料就是东拼西凑、这抄那搬,不屑干;有的认为文字工作太累、太苦、太寂寞,不想干;  相似文献   
96.
有一对年轻人,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套海滨的别墅。为还清高额的房贷,夫妻俩不得不更加勤奋地工作,起早贪黑,周末加班,没时间更没心思去欣赏窗外美丽的海景。可小两口请的一位保姆,每天除了做做家务、接送小孩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主人的阳台上看着海,喝着茶,吹着海风,晒着太阳。可见,生活并不是谁得到的多、谁拥有的多谁就快乐,而  相似文献   
97.
张超 《中国民兵》2007,(3):53-53
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帕瓦罗蒂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既向往将来当教师,又迷恋当歌唱家,哪个也不舍得放弃。他的父亲告诉他:“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帕瓦罗蒂终有所悟,对自己说:“生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坐上去。”他最终选择了歌唱,一生矢志不渝,终获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98.
“你爱边关我爱你,追你追到天边边!”连长王文武爱人刘荣的到来,使得新疆阿勒泰军分区“雪海孤岛”白哈巴边防连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官兵们异常高兴。  相似文献   
99.
新战士是部队的新鲜血液,是我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力量。怎样把新战士带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实现由普通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是每个带兵人的应尽之责。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可以归纳概括为“六字诀”。  相似文献   
100.
如何人比人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安慰人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 但在实际生活中,比却无处不在。与谁比、比什么、怎样比,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比”的境界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味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实惠、比待遇、比享受、比索取、比名利、比级别、比地位。这种比只会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工作斗志,甚至会丧失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人生准则。不是吗?有的人越比生活越奢侈,轿车换了一辆又一辆。手机换了一部又一部,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别墅建了一栋又一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