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长期以来,热成像系统的高昂成本一直是阻碍它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第二代热成像系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这一僵局已被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UFPA)的热成像系统所打破,凭借其低成本、可接受的性能,这一新技术正在开拓军用和民用市场,有人称  相似文献   
82.
研究和探讨了毫米波照射生物活体引发免疫机理变化——非热效应、自由基在毫米波照射中的生物效应及毫米波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83.
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植物油(菜籽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0.8%、反应时间为20min。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发现除粘度较大外,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O#柴油相接近,掺入少量柴油后完全可以作为柴油机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84.
85.
生长调节剂对微生物生长及甾体微生物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生长调节剂NGS、NNX和ONX对菌体生长及甾体微生物转化的影响.找出了生长调节剂的有效主组分(NGS)、辅助组分(NNX、ONX)及最佳配比新型生长调节剂NGS-NNX(NGS: 0.76×10 -6g/mL,NNX:1.28×10 -6g/mL).最佳配比新型生长调节剂的加入,促进了菌体生长和酶催化反应,表现为菌体量增多,发酵液最低pH值降低,甾体转化增强.同时,还对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6.
在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通过试验研究了掺混后的燃料对装甲车辆柴油机动力输出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的生物柴油对各转速下最大输出扭矩影响不大,最大降幅小于2%;常用转速下(1400r/min)全负荷范围内降低碳烟的效果较好,可降低23%~100%;同时,HC排放量可降低11%~70%,CO排放量可降低33%;外特性工况下,在中、高转速时亦可降低碳烟排放22%~46%,但NOx排放有一定程度升高,部分工况下升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87.
2009年11月17-19日美国国防部负责化生防御的相关部门在得克萨斯州组织召开了“化学和生物防御科学与技术会议”(简称CBDS&T会议)。在此之前,于2007年召开了“2007生物防御研究会议”,2008年召开了“2008化学和生物防御科学与技术会议”。  相似文献   
88.
89.
活细胞单分子行为及实时检测研究是生命科学向微观世界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标志,它需要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的交叉,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有细胞内单个大分子的实时研究、细胞内大分子的超微量实时检测。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对活细胞单分子行为及实时检测研究的几种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涉及到的荧光分析技术有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术、多光子荧光成像术、荧光相关光谱、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术、单分子荧光偏振等。这些荧光分析技术以其快速、无损、时空分辨率高的特点,成为了研究单个生物分子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0.
我国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谈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