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为了减小弹药爆炸电磁辐射对测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铝、坡莫合金组成双层屏蔽结构,采用Ansoft Maxwell对其屏蔽效果进行了仿真,与铝壳、钢壳的屏蔽效果对比,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拟爆炸场环境中,3种壳体内的磁感应强度铝壳的最大为3.339 1×10-7 T;钢壳为1.960 1×10-7T;采用双层屏蔽的为...  相似文献   
612.
适应作战新概念和电磁频谱技术发展,开展战场电磁频谱管控体系结构建模研究。从电磁频谱管控特点分析入手,阐述了战场电磁频谱管控体系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指挥架构、力量编成和管控能力的战场电磁频谱管控体系架构。按照DoDAF2.0架构,从作战视图和系统视图两方面,构建了战场电磁频谱管控体系结构模型,给出了指挥体系、管控力量、管控能力以及三者关系的可视化描述。  相似文献   
613.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球状CuO,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球状CuO外部包裹PPy(聚吡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球状CuO/PPy复合材料.随后通过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并采用同轴环测试技术分析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最后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吸波材料的反射损耗RL.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14.
针对水下潜航器静音隐身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新型电机采用环氧树脂定子骨架,消除了径向气隙磁场产生的径向力,从根源上减少了径向电磁力的产生;为了弥补无铁心电机功率密度较低的缺点,采用了内外双转子双侧聚磁结构.此外,定子部件与机壳端盖轴向连接在一起,切断了电磁激振力到声辐射面的径向传导路径,进一步抑制了电...  相似文献   
615.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616.
周建贵 《国防科技》2000,21(2):74-77
未来海战将由中、海面、水下、陆地和电磁等多维空间构成。多维空间的战场主动权,即自由行动权,将决于综合的战场控制能力。传统的主动权所属观将发生变化,只有在体系对体系、系统对系统的综合对抗中,占优势的一方才能取得战场上的行动自由权,才能掌握主动。相反,如果只是在单项指标上占居优势,而在体系对抗、系统对抗中居于劣势,必然将处于被动地位。这就像只有远程攻击的导弹,而没有制电磁极、制信息权,导弹将难以发挥作用一样。 “木桶效应”理论要求海军兵力在战场上应综合编成,形成最佳的体系和系统。以往海军兵力在战场上…  相似文献   
617.
通过分析比较多种时间同步技术,对与雷达距离上百米的系统,采用有线传输雷达定时脉冲信号的方式来实现快速的时间同步。针对雷达脉冲信号边沿跳变迅速,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延时、反射和畸变等问题,借助Cadence仿真软件对信号传输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合理的传输电路。实验证明本方案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同步时间可以达到亚微秒级,在雷达信号检测模拟器、雷达诱饵和雷达组网中都有着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618.
空间电磁环境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建立了地面雷达数据库的基础上,对空间平台所处的雷达信号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文中给出了部分仿真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模块结构,并利用仿真软件对空间平台位置处的雷达信号功率流密度和各种分布特性等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给出了有意义的仿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19.
电磁发射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发射装置,具有发射速度高、动能大、可控性好、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对电磁发射系统研发历史和当前进展的梳理,反映了其技术难点和未来趋势。根据电磁发射系统的原理结构和使用场景,总结了其在轨道发射、线圈发射和电磁弹射等典型应用方面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进一步提炼了能量存储、动力调节、发射装置、顶层控制和新复合材料五个方面关键技术,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锂电池/超级电容/超导磁储能等储能新技术、多级拓扑下脉冲电源开关控制、电磁轨道炮和电磁线圈炮发射装置寿命分析、电磁发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以及复合新材料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用飞机电磁发射、多目标任务电磁发射、感应式线圈枪、火箭卫星发射、电磁弹射微重力环境落塔等应用场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益,以期为电磁发射系统的研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0.
电磁同步线圈推进器中强电磁力作用会对线圈造成较大力学冲击并使电枢发生形变,为避免出现因电磁力过大而导致的推进器寿命缩短、电枢形变和安全性等问题,开展了推进器推进过程中初级线圈和电枢受力状态研究,并针对电枢的形变进行了结构优化与仿真验证。通过构建电磁同步线圈推进器数学模型,结合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等手段对电枢应力分布和形变等物理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驱动线圈峰值电流时刻,相较于电枢其他部位,电枢尾部所受电磁力最大且形变量达到0.184 mm,在搭建的试验平台上所开展的电枢形变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与增加加强筋厚度相比较,增加加强筋长度更有利于减小电枢尾部应力,可使电枢形变显著降约低约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