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范波 《中国民兵》2013,(11):7-7
3年前,一支依托国家高技术行业系统组建的预备役频谱管理队佤正式组建,这支队伍就是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让军地频管之间实现r从协调机制到体制保证的跨越,还促使了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并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出战斗力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422.
《解放军生活》2013,(7):10-11
刚一下车,巨大的轰鸣声立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虽然时值四月,但这里的风似乎不像春风那样温和,而是有点猛烈。伴随着猛烈的春风,一架战机腾空而起,随行的副处长举起相机将这一完美时刻就此定格。此刻的我们异常兴奋,因为终于来到了遐迩闻名的"海空雄鹰团"所在的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近距离感受他们与时俱进弘扬"海空雄鹰精神"、永葆海空王牌雄风的铿锵誓言和动人旋律。  相似文献   
423.
马强  陈宇  杜亮 《环球军事》2013,(2):52-54
“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USSCA148)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1972年参加越南战争期间,舰上一枚引信自爆引起了大火,险些葬送了这艘大型巡洋舰,经修复后又重返越战前线。“后卫-2”战役轰炸北越部队“纽波特纽斯”号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拥有比当时其他舰艇更大的火力覆盖范围,舰炮射程18英里,发射速度为每分钟90发,炮弹重260磅,在舰炮支援作战中威力巨大。1972年4月13日,“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从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特基地出发参加越战,从5月11日开始,“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使用8英寸舰炮轰炸广治省附近的北越部队掩体和部队。1972年10月,美国试图结束越南战争,在巴黎与北越进行了停火和谈。为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应对北越发动的东部攻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发起了“后卫-2”大规模轰炸战役。“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上的火力是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天的准备之后,“纽波特纽斯”号开始了它自勺“后卫2”之旅。9月30日晚,“纽波特纽斯”号发射了34发8英寸炮弹和9发5英寸炮弹,完成了当天第三次轰炸任务,水手大部分进人休整状态。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舰员都能在白天或夜晚的轰炸声中睡去,但是他们对舰炮声非常敏感,可以听出炮声的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424.
根据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联络的特点,基于大规模通信数据的涌现,采用一种能够在大量干扰和背景信号中筛选出有用信息的算法。通过对覆盖算法的研究,利用概率理论对其算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为应用覆盖算法构建了一个实用的有限混合的概率模型,而后采用最大似然的原理进行优化计算,实现覆盖算法的优化实用化。将这种数据筛选算法应用到受到干扰条件下短波通信的海量信息的挖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5.
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探测能力云规则算法模型和复杂电磁环境对组网雷达“四抗”能力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并按照仿真想定和方案设计,利用Netlog0 3D仿真平台实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探测低空突袭目标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组网雷达“四抗”能力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就一种能力而言,复杂电磁环境对组网雷达抗隐身能力影响较明显,对抗干扰能力、抗低空/超低空突防能力和抗反辐射攻击能力影响较小,但就“四抗”能力整体面言,复杂电磁环境对组网雷达“四抗”能力综合影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26.
为解决电磁轨道炮导体内脉冲大电流局部聚集的问题,引入了以复杂的带状金属导体承载电流克服趋肤效应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厚度变薄、边棱处倒角、附加钨护套等方法,用典型的脉宽为10 ms、幅值为2 MA的半周期正弦波激励电流,对厚度分别为40、20、15、10 mm的铜带内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铜带越薄,电流分布越均匀;2)边棱处倒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电流分布;3)铜带两侧加钨护套后可以进一步改善其电流分布状况,并得到了电流绝对均匀性系数大于73%的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27.
随着全球性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近炸引信等非触发引信具备的杀伤效果好、作用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本文通过机械触发引信与近炸引信的某些特点的对比,说明机械触发引信的优势尚存,并结合本厂的某些具体做法,探讨机械触发引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28.
小口径榴弹触发引信在现代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都潜心研究和发展其技术优势,“三化”在其中尤其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29.
工控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一般计算机系统相比 ,工控单片机系统在电磁兼容方面表现为对电源影响敏感、易形成辐射和串扰通路 ,文章据此提出从电源、总体结构与功率接口等方面提高工控单片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30.
介绍迫击炮弹触发引信射击模拟试验方法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