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本文利用纤维测强法研究了镀铝SiC(Ti)纤维经不同规范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变化规律,探讨了SiC(Ti)纤维与铝的相容性。采用超声液相浸渗法成功地制备出SiC(Ti)/Al预制丝。预制丝强度及其萃取纤维强度试验和金相、扫描电镜观察等结果表明,该纤维在所定的工艺条件下强度降级甚小,纤维与铝之间的结合良好,所制出的预制丝强度达到ROM预测值。  相似文献   
502.
电流密度方程的相对论协变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相对论协变性原理出发,得到了电流密度方程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自洽展开式.研究表明,只有在考虑了磁场对电流密度的影响情况下,才能得到电流密度四维矢量的自洽的相对论协变式.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电流密度关于电磁场的三阶近似方程应该包括电场强度的三次方非线性项.  相似文献   
503.
504.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分级分类防护思想,依据"重要性"、"易损性"、"可恢复性"和"可防护性"4个指标,分析研究战争潜力目标应对电磁威胁的防护分级问题,并给出了指标赋值、指标权重确定以及防护等级计算的方法,对充分发挥有限防护资源的防护效益,提高防护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05.
为更好地评估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发射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磁场特性以及所受的电磁力.构建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副轨道的磁场模型和所受电磁力的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比较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流和磁场分布以及所受电磁力的大小.结果表明: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轨道比副轨道的电流集中现象更明显,所处的电磁环境更加恶劣且要承受更大的电磁力.  相似文献   
506.
郭旭飞  韩焱  聂鹏飞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2):108-113,119
全矩阵超声相控阵成像技术具有信噪比好、缺陷分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无损检测领域获得广泛研究.基于全矩阵数据采集理论和全聚焦成像算法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超声相控全矩阵检测模型,该模型以钢板中的圆孔缺陷检测为研究对象,提取检测模型中超声纵波幅值信号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全矩阵A扫描数据具有对称性,且全聚焦算法能有效地实现缺陷的反演成像.成像结果进一步表明,与常规B扫描检测模型相比,该全矩阵模型能准确定位缺陷位置且成像效果较好.而对于某一特定检测介质的全聚焦成像,不同的阵元数成像效果也不同,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最优的阵元数.  相似文献   
507.
信息化战场,是一个充满电磁渡的战场。信息化武器,是由电磁频谱控制的。21世纪,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高度电子化.超过70%的情报信息依赖于电子设备获得.电磁波已成为连接信息作战空间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508.
通过电化学腐蚀原理的分析,认为被复线用铜包钢绞合导体是用铜钢混绞导体耐蚀性的3倍,有效提高了被复线的野外使用性能.与装备电缆通用的钢丝、铜丝混绞或混编导体或屏蔽层相比,铜包钢丝还兼有更好的耐蚀性、导电性、导磁性和力学性能,是一类优良的电磁屏蔽用导体材料,为装备线缆的设计采用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防腐依据.  相似文献   
509.
【人物名片】张宁,四川南充人,1989年3月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指导员、股长、营长、副团长等职,现任步兵某旅炮兵团团长,上校军衔,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任职5年来,围绕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探索出复杂电磁环境下"五防、四法、三抗"等15种新战  相似文献   
510.
针对新型混合型限流断路器对机械触头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的新型高速机械触头机构.该机构在故障保护时,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联合动作,驱动动触头快速分闸.永磁机构完成正常工况下触头的分、合闸驱动,并且提供触头在合闸状态的合闸压力及其在分闸状态的分闸保持力.研制了额定320 V/3 kA的高速触头机构样机,对样机进行仿真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样机初始分离时间为220 μs,动触头完成20 mm行程共用时7 ms,触头平均运动速度为2.9 m/s,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满足混合型限流断路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