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疫情给官兵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引起了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为此,要积极做好心理调适与防护,打赢心理战"疫"。一、面对疫情官兵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疫情发生后,官兵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一是滋生离我很远的麻痹心理。  相似文献   
142.
抗震救灾、参与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年初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先后出动民兵数万余人次,圆满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受到政府和群众称赞。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贴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新时代民兵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破解民兵整组、任务编组、训练质效等方面的难题,上下联动、凝聚合力打造过硬民兵队伍,加速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3.
坚守的力量     
《中国民兵》2020,(3):F0003-F000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群人,他们冲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到一线最危险的地方,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斗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务量。他们是全国全军出征武汉的医务人员。生命重于泰山,使命担当在肩,他们夜继日奋斗冲锋,险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但无人退缩,用坚守温暖了武汉!  相似文献   
144.
近些年来,重大疫情多次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恐慌和生命威胁,对国家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稳定大局带来持续负面影响。同时,也对部队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新挑战、新要求。各级必须建立高效灵敏、集中统一的政治工作应急机制,扭住思想促必胜共识,扭住组织建核心堡垒,扭住舆情展正面形象,扭住风险保安全底线,不断强化快速反应能力,牢牢掌握政治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5.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形势严峻、影响巨大。军队作为典型的群居集体,作为担负特殊使命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标准要高、走在前列。部队基层应当注重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统揽全局抓要事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军队最大的政治优势;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是广大官兵最强的政治自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首要的就是加强党组织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6.
装备竞争性采购是统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风险管理是提升装备竞争性采购总体效益的重要保障.从当前纪检态势看,装备竞争性采购是廉政风险集中的重点领域.本文系统梳理了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及社会环境等装备竞争性采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廉政风险类型,阐述了竞争性采购项目提出环节、竞争性采购信息发布环节、候选装备...  相似文献   
147.
王群 《政工学刊》2010,(10):68-69
近年来,我们着眼社会环境影响、部队肩负的使命任务变化对官兵心理带来的深刻冲击,积极探索加强官兵心理教育疏导的方法路子,大力普及心理常识、开展疏导服务、建强骨干队伍、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了心理常识能掌握、问题能解决、骨干能作为、制度能落实,促进了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经常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8.
刘检成 《国防科技》2010,31(5):48-50,66
文章论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跨入发展模式转变、功能任务拓展的关键阶段,各级要确立系统准备、常态运行的理念,统筹兼顾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准备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9.
针对消防部队面临的形势和所担负的任务,从火灾防控与应急救援人员心理研究的意义、作用、对象和方法入手,对这些人员不良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火灾防控与应急救援人员良好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0.
针对我国灾害防控体系的建设现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对灾害防控体系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指出必须时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从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灾害防控体系的根本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